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法治化思考:必要性、路径及实施
被引:8
作者
:
尹振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尹振涛
机构
:
[1]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来源
:
社会科学家
|
2019年
/ 10期
关键词
:
互联网金融;
金融监管;
金融风险;
法治化;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922.28 [金融法];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
030103 ;
1201 ;
020204 ;
摘要
: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创新的一种,虽汲取互联网优势但也凸显了风险,亟须法治化以维护其健康发展。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法治化,指融入法律思维和法治方式,在本体论中强调金融本质,价值论中强调权力制约与权利保障,方法论中完善合理监管原则与监管手段等进行法治化路径的逻辑搭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法治化实施过程,需充分吸收法治文化,完善互联网金融相关的法律规则体系、中央层面监管协调机制、行业准入制度、信息披露制度、行业自律机制、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和企业市场退出机制等,推进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中国金融监管框架改革的逻辑
[J].
尹振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监管研究基地
尹振涛
.
银行家,
2018,
(04)
:18
-21
[2]
构建金融科技监管的新范式
[J].
尹振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法与金融室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法与金融室
尹振涛
;
郑联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法与金融室
郑联盛
.
金融博览,
2017,
(08)
:16
-17
[3]
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与监管:一个监管者的视角
[J].
李文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银监会创新业务监管协作部
李文红
;
蒋则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银监会创新业务监管协作部
蒋则沈
.
金融监管研究,
2017,
(03)
:1
-13
[4]
探析互联网理财的监管框架
[J].
尹振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室
尹振涛
.
当代金融家,
2016,
(05)
:30
-33
[5]
互联网金融的基础理论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谢平
;
邹传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特华博士后科研站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邹传伟
;
刘海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刘海二
.
金融研究,
2015,
(08)
:1
-12
[6]
互联网金融的法律规制——基于信息工具的视角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东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04)
:107
-126+206
[7]
互联网金融:成长的逻辑[J]. 吴晓求.财贸经济. 2015(02)
[8]
互联网金融之辨析
[J].
王国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王国刚
;
张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张扬
.
财贸经济,
2015,
(01)
:5
-16
[9]
论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的“两面性”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宪权
.
法学家,
2014,
(05)
:77
-91+178
[10]
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影响、本质与风险
[J].
郑联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郑联盛
.
国际经济评论,
2014,
(05)
:103
-118+6
←
1
2
3
4
→
共 31 条
[1]
中国金融监管框架改革的逻辑
[J].
尹振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监管研究基地
尹振涛
.
银行家,
2018,
(04)
:18
-21
[2]
构建金融科技监管的新范式
[J].
尹振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法与金融室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法与金融室
尹振涛
;
郑联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法与金融室
郑联盛
.
金融博览,
2017,
(08)
:16
-17
[3]
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与监管:一个监管者的视角
[J].
李文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银监会创新业务监管协作部
李文红
;
蒋则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银监会创新业务监管协作部
蒋则沈
.
金融监管研究,
2017,
(03)
:1
-13
[4]
探析互联网理财的监管框架
[J].
尹振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室
尹振涛
.
当代金融家,
2016,
(05)
:30
-33
[5]
互联网金融的基础理论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谢平
;
邹传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特华博士后科研站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邹传伟
;
刘海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刘海二
.
金融研究,
2015,
(08)
:1
-12
[6]
互联网金融的法律规制——基于信息工具的视角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东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04)
:107
-126+206
[7]
互联网金融:成长的逻辑[J]. 吴晓求.财贸经济. 2015(02)
[8]
互联网金融之辨析
[J].
王国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王国刚
;
张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张扬
.
财贸经济,
2015,
(01)
:5
-16
[9]
论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的“两面性”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宪权
.
法学家,
2014,
(05)
:77
-91+178
[10]
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影响、本质与风险
[J].
郑联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郑联盛
.
国际经济评论,
2014,
(05)
:103
-118+6
←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