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矿系统时空演化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73
作者
翟裕生
王建平
邓军
彭润民
刘家军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成矿系统; 时空演化; 叠加复合; 隐伏成矿带; 找矿预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2 [成矿区、成矿预测及成矿规律];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成矿系统是复杂地球巨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形成分布受地球系统演化的控制。地球历史演化的不同时期发育不同成矿系统,这些成矿系统既是地球系统演化的产物,也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地球系统的演化进程。我国地处古亚洲、特提斯—喜马拉雅和环太平洋成矿域的结合部位,构造演化历史十分复杂,成矿系统的叠加复合作用明显,是我国区域成矿的一个特色。成矿系统的空间分布受控于地球动力学的不均一性,以古陆边缘为例,离散型、会聚型、转换型3类构造动力环境各有其特定的成矿系统。成矿系统的形成深度、演变及现存深度取决于所在构造环境的演变。采用构造层含矿性分析法可预估一个区域中的可能矿床类型及其潜力。论文提出了隐伏矿带的概念,将找寻隐伏矿床扩展为找寻隐伏矿带,拓宽了深部找矿思路,是区域成矿学及找矿学的一个进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5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深部找矿研究问题 [J].
翟裕生 ;
邓军 ;
王建平 ;
彭润民 ;
刘家军 ;
杨立强 .
矿床地质, 2004, (02) :142-149
[2]   中国区域成矿特征探讨 [J].
翟裕生 .
地质与勘探, 2002, (05) :1-4
[3]   中国叠合型盆地复合含油气系统的基本特征 [J].
何登发 ;
赵文智 ;
雷振宇 ;
瞿辉 ;
池英柳 .
地学前缘, 2000, (03) :23-37
[4]   论成矿系统 [J].
翟裕生 .
地学前缘, 1999, (01) :14-28
[5]   地史中成矿演化的趋势和阶段性 [J].
翟裕生 .
地学前缘, 1997, (Z2) :201-207
[6]   斑岩铜矿与杂色砂页岩型层状铜矿内在联系的初步探讨 [J].
陈文明 .
地质论评, 1980, (06) :526-528
[7]  
区域成矿学[M]. 地质出版社 , 翟裕生等著, 1999
[8]  
层控矿床和层状矿床[M]. 地质出版社 , ()乌尔夫(K.H.Wolf)主编, 1979
[9]   Synchronous structure control of superlarge ore deposits [J].
Yusheng Zhai ;
Jun Deng ;
Honglin Song ;
Xiaojiu Cheng ;
Runmin Peng .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 1998, 41 :7-12
[10]  
Majorgold and silver deposits of North-Eastern Russia:Descriptive mod-els. Gamyanin G N,Bortnikov N S,Prokofiev V Yu,et al. Digging Deeper:Proceedings of the NinthBienni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Geology Applied to Mineral De-posits .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