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干流泥沙空间优化配置研究(Ⅰ)——理论与模型

被引:19
作者
胡春宏
陈绪坚
陈建国
郭庆超
机构
[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黄河泥沙; 优化配置; 理论方法; 数学模型; 黄河治理;
D O I
10.13243/j.cnki.slxb.2010.03.005
中图分类号
TV143 [河流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摘要
在分析1950年以来6个不同时期黄河空间泥沙分布状况及存在的主河槽淤积比例偏大、主河槽萎缩、河道输沙能力下降、排沙入海比例减少等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黄河泥沙空间优化配置的总体框架,提出了泥沙优化配置的理论方法,确定了黄河泥沙配置的1个总目标、2个子目标、6个评价指标、7种配置方式和10个配置单元。研发了黄河泥沙空间优化配置数学模型,该模型由河道水沙动力学模型和泥沙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两个子模型构成。河道水沙动力学模型计算河道平滩流量、滩槽冲淤量和引水含沙量等,泥沙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由综合目标函数和配置约束条件构成。优化配置方案由两个子模型联合计算而得。本文介绍了优化配置模型的计算过程和采用的计算参数。
引用
收藏
页码:253 / 26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黄河干流泥沙空间分布研究 [J].
田勇 ;
姜乃迁 ;
林秀芝 .
人民黄河, 2008, (10) :38-40+42
[2]   黄河水沙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过程研究 [J].
胡春宏 ;
陈绪坚 ;
陈建国 .
水利学报, 2008, (05) :518-527
[3]   流域水沙资源优化配置理论与模型及其在黄河下游的应用 [J].
胡春宏 ;
陈绪坚 .
水利学报, 2006, (12) :1460-1469
[4]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关键途径分析 [J].
刘晓燕 ;
张建中 ;
常晓辉 ;
张原锋 .
人民黄河, 2005, (09) :5-8
[5]   黄河下游河道泥沙数学模型及动力平衡临界阈值探讨 [J].
胡春宏 ;
郭庆超 .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 2004, (S1) :133-143
[6]   我国江河治理与泥沙研究展望 [J].
胡春宏 .
水利水电技术, 2001, (01) :50-52
[7]   水库淤积与河床演变的(一维)数学模型 [J].
韩其为 ;
何明民 .
泥沙研究, 1987, (03) :14-29
[8]  
河流水沙灾害及其防治[M].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李义天等编著, 2004
[9]  
运筹学与最优化方法[M].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吴祈宗主编, 2003
[10]  
黄河干流河道输水输沙能力研究 .2 郭庆超,邓安军,等.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