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蝗研究进展

被引:24
作者
李春选
马恩波
机构
[1] 山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太原
[2] 山西运城学院生化系
[3] 运城
关键词
飞蝗; 解剖学; 生理学; 生物化学; 遗传学; 毒理学; 分子系统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3.2 [直翅目害虫];
学科分类号
090402 ;
摘要
飞蝗作为农业重大害虫 ,其分布遍及欧洲、亚洲、非洲和澳洲。全世界共有 1 0个亚种 ,我国有3个亚种。飞蝗不但分布广 ,而且数量多、发生频率高 ,危害极为严重。作者在查阅了国内外近 2 0年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蝗害情况 ,分别从形态、组织、生理、生化、遗传、毒理及分子系统学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飞蝗的研究进展 ,以期对我国飞蝗的基础及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飞蝗不同地理种群抗寒性研究(英文) [J].
李冰祥 ;
陈永林 ;
蔡惠罗 .
生态学报, 2001, (12) :2023-2030
[2]   白洋淀东亚飞蝗持续大发生浅析 [J].
任春光 .
昆虫知识, 2001, (02) :128-130
[3]   飞蝗总DNA的抽提及其RAPD分析条件的摸索 [J].
张民照 ;
康乐 .
动物学研究, 2001, (01) :20-26
[4]   蝗虫再猖獗的控制与生态学治理 [J].
陈永林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0, (05) :341-345
[5]   蝗虫灾害的特点、成因和生态学治理 [J].
陈永林 .
生物学通报, 2000, (07) :1-5
[6]   中国的飞蝗研究及其治理的主要成就 [J].
陈永林 .
昆虫知识, 2000, (01) :50-59
[7]   由我国历史飞蝗北界记录得到的古气候推断 [J].
张德二 ;
陈永林 .
第四纪研究, 1998, (01) :12-19
[8]   东亚飞蝗精细胞内轴丝的发生和亚显微结构的研究 [J].
王宗舜 .
动物学报, 1995, (03) :339-340+352
[9]   中国东亚飞蝗新蝗区──海南热带稀树草原蝗区的研究 [J].
丁岩钦 .
生态学报, 1995, (01) :12-22
[10]   关于蝗虫灾害减灾对策的探讨 [J].
康乐 ;
陈永林 .
中国减灾, 1992, (01) :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