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开地块中新生代隆升剥露作用的裂变径迹研究

被引:17
作者
李小明
王岳军
谭凯旋
彭头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南华大学建工与资源环境学院
[3]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广州
[4]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5] 北京
[6] 广州
[7] 衡阳
关键词
裂变径迹; 锆石; 磷灰石; 隆升剥露作用; 云开地块; 中新生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云开地块地处华南南缘,紧邻印支地块,是约束华南陆块南缘中生代构造热事件时空格架的理想地区.通过云开地块内主要岩石类型的磷灰石和锆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揭示出:不论岩石类型如何,区内锆石裂变径迹年龄主体变化于97.4~133.0Ma间,而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变化于43.2~68.4Ma间,峰值径迹长度约为13μm,呈单峰正态分布.由此推断云开地块晚中生代以来隆升幅度达5km以上,区域上裂变径迹年龄反映晚中生代以来云开地块内部不同地区有着差异的隆升幅度,特别是25~30Ma以来具更快的隆升剥露速率.上述热年代学为深入理解华南中新生代构造地貌格局提供了新的研究资料.
引用
收藏
页码:577 / 58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云开地区中生代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动力学机制研究 [J].
蔡明海 ;
战明国 ;
彭松柏 ;
孟祥金 ;
刘国庆 .
矿床地质, 2002, (03) :264-269
[2]   湘东南中生代花岗闪长岩锆石U-Pb法定年及其成因指示 [J].
王岳军 ;
范蔚茗 ;
郭锋 ;
李惠民 ;
梁新权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9) :745-751
[3]   华山新生代构造抬升 [J].
尹功明 ;
卢演俦 ;
赵华 ;
李万伦 ;
李莉 ;
郭仕伦 .
科学通报, 2001, (13) :1121-1123
[4]   桂东南钾玄质侵入岩带及其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J].
李献华 ;
周汉文 ;
刘颖 ;
李寄嵎 ;
孙敏 ;
陈正宏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9, (18) :1992-1998
[5]   粤西云开地块内高州地区深熔混合岩的锆石U-Pb年龄 [J].
王江海 ;
涂湘林 ;
孙大中 .
地球化学, 1999, (03) :231-238
[6]  
湘南中生代玄武岩类地球化学特征[J]. 赵振华,包志伟,张伯友.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S2)
[7]   云开地块西北缘那蓬岩体的锆石U-Pb年龄 [J].
王江海 ;
孙大中 ;
常向阳 ;
邓尚贤 ;
张湖 ;
周汉文 .
矿物学报, 1998, (02) :130-133
[8]   两广云开隆起区基底的组成演化及其基本结构格局 [J].
钟增球,游振东,周汉文,韩郁菁 .
中国区域地质, 1996, (01) :36-42
[9]   云开隆起低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时代的重要发现 [J].
周汉文,游振东,钟增球,韩郁菁 .
地质科技情报, 1994, (03) :23-26
[10]   粤西云炉紫苏花岗岩及其麻粒岩包体的主要特点和成因讨论 [J].
陈斌,庄育勋 .
岩石学报, 1994, (02) :13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