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轮作休耕制度的应用进展

被引:31
作者
钱晨晨 [1 ,2 ]
黄国勤 [1 ,2 ]
赵其国 [3 ]
机构
[1] 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2] 江西省高校生态学学科联盟
[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轮作休耕; 耕地; 土壤; 可行性建议; 农业可持续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344 [耕作的制度和方式];
学科分类号
090101 ;
摘要
当前中国土地污染严重,再加上长期处于高负荷的运转状态,使得粮食的高产稳产受到严重威胁。为了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形式的转变,保持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本文归纳了轮作休耕的提出、内涵及可行性,认为推行轮作休耕具有保护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等现实意义,并例举出国内外轮作休耕的典型案例加以描述,提出了有效推进轮作休耕的6点建议:制定科学的计划;明确轮作休耕的范围;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加强宣传力度;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确定合理的补偿标准。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新常态下生猪产业路在何方 [J].
高风 .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16, (04) :8
[3]   抓住时机 试点休耕 [J].
郑红明 .
中国粮食经济, 2016, (03) :35-36
[4]   “休养生息”意在提质增效 [J].
孔祥斌 .
国土资源, 2016, (02) :9-9
[6]   国内外耕地培育的差异与思考 [J].
白由路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 21 (06) :1381-1388
[7]   高光效休耕玉米轮作技术对土壤的影响 [J].
郝宇佳 ;
张含思 ;
张磊 ;
杨少奇 ;
李剑飞 ;
徐锋 ;
孟长伊 ;
杨海天 ;
李广宇 ;
李子林 ;
王安 .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54 (08) :1829-1831
[8]   公主岭市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栽培技术 [J].
苗永建 .
基层农技推广, 2015, 3 (01) :173-175
[9]   辽源市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推广调研报告 [J].
李昊徽 .
福建农业, 2014, (08) :149-150
[10]   实行休耕轮作 提高种田效益 [J].
周光明 .
农机科技推广, 2014, (04) :32+3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