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煤岩识别技术研究

被引:16
作者
黄韶杰 [1 ,2 ]
刘建功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2] 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关键词
煤岩识别; 数字图像处理; 聚类分析; 高斯混合模型;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5.0154
中图分类号
TD821 [煤矿开采理论];
学科分类号
081901 ;
摘要
根据煤矿工作面煤与岩石的性状不同,基于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应用高斯混合模型、借助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工作面的煤岩界面图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算法的煤岩识别技术。应用过程为通过布置工作面采集装置、采集工作面煤岩数据,应用不同的图像处理技术手段分析工作面煤岩数据、计算工作面煤岩分界数据。经测实验证,高斯混合聚类算法的技术手段能够为部分煤矿工作面煤岩界面识别的研究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576 / 58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数字视频技术在自动化工作面的应用 [J].
黄韶杰 .
煤炭工程, 2014, 46 (02) :136-138
[2]   基于机器视觉的煤岩界面识别研究 [J].
田子建 ;
彭霞 ;
苏波 .
工矿自动化, 2013, 39 (05) :49-52
[3]   基于灰度阈值法的煤岩界面识别研究 [J].
黄韶杰 .
工矿自动化, 2013, 39 (05) :52-54
[4]   我国煤矿综采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 [J].
李建民 ;
耿清友 ;
周志坡 .
煤炭科学技术, 2012, 40 (10) :55-60
[5]   基于图像识别的煤岩界面识别方法研究 [J].
孙继平 .
煤炭科学技术, 2011, 39 (02) :77-79
[6]   煤矿无人工作面开采技术研究 [J].
方新秋 ;
何杰 ;
郭敏江 ;
张斌 .
科技导报, 2008, (09) :56-61
[7]   采煤机滚筒自动调高技术的分析 [J].
李春华 ;
刘春生 .
工矿自动化, 2005, (04) :48-51
[8]   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距离图像分割算法 [J].
向日华 ;
王润生 .
软件学报, 2003, (07) :1250-1257
[9]   无人工作面采煤(上) [J].
王全生 ;
那世平 .
当代矿工, 1999, (03) :14-15
[10]   自然T射线煤岩界面识别传感器的理论建模及实验验证 [J].
秦剑秋 ;
郑建荣 ;
朱旬 ;
施得波 ;
孟惠荣 .
煤炭学报, 1996, (05) :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