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枝菌根对土壤中多环芳烃降解的影响

被引:17
作者
李秋玲
凌婉婷
高彦征
卢晓丹
曾跃春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多环芳烃; 丛枝菌根; 菌根修复; 土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2 [环境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摘要:以菲和芘为多环芳烃(PAHs)代表物,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 L.)为宿主植物,研究了丛枝菌根(AM)对土壤中PAHs降解的影响。供试5种丛枝菌根真菌(AMF)为Glomus mosseae、Glomus etunicatum、Glomus versiforme、Glomus constrictum和Glomusintraradices。土样中菲和芘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 ̄170.6mg·kg-1和66.06mg·kg-1。结果表明,PAHs污染土壤中,AMF对紫花苜蓿的侵染状况良好。20 ̄60d,供试5种AMF对土壤中菲的修复效率均在91%以上。与有植物无AMF对照相比,接种AMF后土壤中菲和芘的残留浓度明显降低,其中Glomus mosseae、Glomus versiforme、Glomus constrictum对菲和芘降解的促进效果最好。AM作用下,紫花苜蓿吸收积累对菲、芘降解的贡献率小于1.4%;而接种AMF明显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这应是AM促进土壤中菲、芘降解的一个重要机理。
引用
收藏
页码:1705 / 17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黑麦草对苯并[a]芘污染土壤的根际修复及其酶学机理研究 [J].
刘世亮 ;
骆永明 ;
丁克强 ;
李华 ;
吴龙华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2) :526-532
[2]   丛枝菌根对有机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及机理 [J].
李秋玲 ;
凌婉婷 ;
高彦征 ;
李福春 ;
熊巍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1) :2217-2221
[3]   土壤和植物样品的多环芳烃分析方法研究 [J].
高彦征 ;
朱利中 ;
凌婉婷 ;
熊巍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5) :173-176
[4]   植物根对土壤中PAHs的吸收及预测 [J].
凌婉婷 ;
朱利中 ;
高彦征 ;
熊巍 .
生态学报, 2005, (09) :2320-2325
[5]   黑麦草对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及机制 [J].
高彦征 ;
凌婉婷 ;
朱利中 ;
沈其荣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3) :498-502
[6]   丛枝菌根真菌菌丝体吸附重金属的潜力及特征 [J].
陈保冬 ;
李晓林 ;
朱永官 .
菌物学报, 2005, (02) :283-291
[7]   Tween80对植物吸收菲和芘的影响 [J].
高彦征 ;
朱利中 ;
胡晨剑 ;
陈宝梁 .
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4) :713-718
[8]   接种AM真菌对PAEs污染土壤中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J].
王曙光 ;
林先贵 ;
尹睿 ;
侯彦林 .
生态学杂志, 2004, (01) :48-51
[9]  
Phytoremediation and its models for organic contaminated soils[J]. GAO Yan-zheng, ZHU Li-zhong *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Scienc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8, China.).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3(03)
[10]   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再造与展望 [J].
周启星 .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2, (08) :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