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子分析与聚类法的复合模型在水环境评价和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15
作者
杨道军 [1 ]
钱新 [1 ]
殷福才 [2 ]
张玉超 [1 ]
钱瑜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因子分析; 系统聚类; 水环境管理; 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以2001—2003年巢湖监测数据为依据,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方法的复合模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2001—2003年间,影响巢湖水质的污染因子发生了改变,同时定量诊断出水污染因子对巢湖水质的贡献率,合理划分出各类水环境管理区域,并提出相应的水环境管理措施。在巢湖水环境管理分区中,可以大体分为2大类,在各类中可以再细分为几小类,西半巢湖属于重污染,为水环境控制区域,东半巢湖污染相对较轻,为水环境控制和自净区域。结果分析表明,复合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具有一定的参考实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55 / 15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洞庭湖水质评价(2002-2004年) [J].
申锐莉 ;
张建新 ;
鲍征宇 ;
周旻 ;
乔胜英 ;
谢淑云 .
湖泊科学, 2006, (03) :243-249
[2]   主成分-聚类复合模型在水环境管理中的应用——以松花江吉林段为例 [J].
张妍 ;
尚金城 ;
于相毅 .
水科学进展, 2005, (04) :592-595
[3]   因子分析法在黄柏河下游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张彩香 ;
王焰新 ;
张兆年 .
水资源保护, 2005, (04) :11-14
[4]   劳动河水质的模糊综合评价及分析 [J].
孙丽敏 ;
孟利 .
环境保护科学, 2005, (03) :63-65+70
[5]   人工神经网络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J].
朱长军 ;
李文耀 ;
张普 .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5, (02) :27-29
[6]   南通六县(市)城镇地表水水质的聚类分析 [J].
郭晓君 .
南通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22-24
[7]   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在奶牛评定方面的应用 [J].
刘桂苹 ;
贾永全 ;
曹宏伟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3, (03) :86-89
[8]   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在民族分化研究中的应用比较 [J].
张瑞杰 ;
郭政 ;
李霞 ;
薛雅丽 ;
傅松滨 .
中国卫生统计, 2002, (04) :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