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冬季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化学元素组成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5
作者
赵承美 [1 ]
施新程 [1 ]
余国忠 [1 ]
张海震 [2 ]
贾昌虎 [2 ]
窦利军 [2 ]
机构
[1] 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系
[2] 信阳市环境监测站
关键词
可吸入颗粒物; 因子分析; 源解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解信阳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可能的来源,采样并分析信阳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化学元素组成,得到了可吸入颗粒物中14种化学元素的质量浓度.研究表明:信阳市可吸入颗粒物中主要化学元素为Al、Si、K、Ca、P、Fe、S,其中由燃煤引起的S元素质量浓度最高,为8.2μg.m-3.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燃煤源、土壤源、建筑施工源与垃圾焚烧源是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
引用
收藏
页码:541 / 54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中原城市群九市旅游资源比较研究
    袁德芳
    李文田
    [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 523 - 526
  • [2] 信阳城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特征与防治对策研究
    赵承美
    龚守富
    余国忠
    刘合川
    窦利军
    [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01) : 140 - 141
  • [3] 我国垃圾焚烧飞灰性质及其重金属浸出特性分析
    叶暾旻
    王伟
    高兴保
    万晓
    王峰
    [J]. 环境科学, 2007, (11) : 2646 - 2650
  • [4]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源解析方法研究进展
    易慧
    叶代启
    付名利
    [J]. 环境保护科学, 2007, (01) : 8 - 11
  • [5] 关于开征建筑施工扬尘排污费可行性的思考[J]. 张明浩.环境研究与监测. 2006(03)
  • [6] 关于开征建筑施工扬尘排污费可行性的思考[J]. 张明浩.环境研究与监测. 2006 (03)
  • [7] 因子分析在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王庆杰
    马民涛
    [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0, (S1) : 72 - 76
  • [8]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formation in cloud and fog droplets: a literature evaluation of plausibility[J] . James D Blando,Barbara J Turpin.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2000 (10)
  • [9]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visibility degradation problems in Brisbane (Australia) using th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techniques
    Chan, YC
    Simpson, RW
    Mctainsh, GH
    Vowles, PD
    Cohen, DD
    Bailey, GM
    [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1999, 33 (19) : 3237 - 3250
  • [10]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formation from the oxidation of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the presence of dry submicron ammonium sulfate aerosol
    Kleindienst, TE
    Smith, DF
    Li, W
    Edney, EO
    Driscoll, DJ
    Speer, RE
    Weathers, WS
    [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1999, 33 (22) : 3669 - 3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