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区域性暴雪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被引:12
作者
刘志勇 [1 ]
陈剑云 [2 ]
徐元顺 [3 ]
机构
[1] 湖北省丹江口市气象局
[2] 湖北省十堰市气象局
[3] 汉江集团信息中心
关键词
暴雪; 切变线; 地面冷锋; 温度平流; 水汽辐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Micaps常规天气资料和NCEP 1°×1°6 h再分析资料,采用天气学诊断方法,对2006年2月27日十堰市出现的一次区域性暴雪天气过程的环流特征和物理量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区域性暴雪天气过程是在比较有利的天气背景条件下发生的,高空东移小槽、中低层切变线和地面冷锋是其主要的影响系统;中低层较强的暖湿气流(暖平流)沿低层冷空气垫爬升是产生强降雪的动力条件;强烈的水汽辐合为暴雪的产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暴雪区位于近似西南—东北向水汽通量轴线的左侧。
引用
收藏
页码:248 / 25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一次回流与倒槽共同作用产生的暴雪天气分析 [J].
赵桂香 .
气象, 2007, (11) :41-48
[2]   2005年11月哈密暴雪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J].
阿衣夏木·尼亚孜 ;
孔期 ;
杨贵名 .
气象, 2007, (06) :67-74
[3]   新疆一次秋季暴雪天气的诊断分析 [J].
黄海波 ;
徐海容 .
高原气象 , 2007, (03) :624-629
[4]   昆明静止锋下的云南强倒春寒天气分析 [J].
尤红 ;
曹中和 ;
郭文华 ;
罗金秀 .
气象, 2006, (03) :56-62
[5]   对2003~2005年荆门市4次暴雪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J].
汪高明 ;
徐双柱 .
湖北气象, 2005, (04) :13-15
[6]   “2003.1”黔东南暴雪天气过程的对称不稳定分析 [J].
池再香 ;
胡跃文 ;
白慧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5, (05) :792-797
[7]   咸宁市一次雨淞天气与一次暴雪天气的比较分析 [J].
王能根 ;
张艳 .
湖北气象, 2004, (04)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