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西南部齐姆根逆冲推覆构造的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被引:24
作者
张达景 [1 ]
胡健民 [2 ]
蒙义峰 [3 ]
郑孟林 [1 ]
付茂兰 [1 ]
机构
[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3]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西南部; 齐姆根凸起; 推覆构造带; 断层; 油气运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3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齐姆根逆冲推覆构造带位于喀什凹陷与叶城凹陷之间的齐姆根凸起上,由3个与盆地边缘大体平行的次级逆冲构造带组成,即阿尔塔什推覆构造带、科克然达坂-希根纳孜吉勒嘎推覆构造带、库斯拉甫推覆构造带。3个次级逆冲构造带分别将石炭系—二叠系推覆在侏罗系、白垩系及古近系—新近系之上,将泥盆系推覆在石炭系—二叠系之上,将元古宙变质岩及古生代花岗岩逆冲在泥盆系及泥盆系之上不整合覆盖的侏罗系之上。根据推覆体地层的叠置关系及逆冲断层的发育特征,齐姆根逆冲推覆构造带是由北向南演化的、后展式发展的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其间发育横向调节的走滑断层。逆冲推覆体系的主体断裂沟通了源岩与储层,推覆体下盘发育的大型背斜圈闭为油气聚集提供了有利的场所,运聚条件的合理配置为该区油气勘探提供了良好的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266 / 27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柯坪塔格推覆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及其构造演化 [J].
曲国胜 ;
李亦纲 ;
陈杰 ;
宁宝坤 ;
李岩峰 ;
李军 ;
尹军平 .
地学前缘, 2003, (S1) :142-152
[2]   帕米尔隆升过程中地壳的一种重要缩短机制——以齐姆根构造转换域为例 [J].
李向东 ;
王克卓 .
新疆地质, 2003, (01) :9-15
[3]   齐姆根——桑株河地区构造特征及演化 [J].
刘增仁 ;
袁文贤 ;
奚伯雄 ;
刘朝荣 .
新疆地质, 2002, (S1) :51-57
[4]   塔西南坳陷和田凹陷前陆逆冲带构造特征 [J].
王世虎 ;
徐希坤 ;
宋国奇 .
石油实验地质, 2001, (04) :378-383
[5]   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带地质演化——显生宙亚洲大陆生长 [J].
尹安 .
地球学报, 2001, (03) :193-230
[6]   西昆仑山前冲断系的结构特征 [J].
肖安成 ;
杨树锋 ;
陈汉林 ;
贾承造 ;
魏国齐 .
地学前缘, 2000, (S2) :128-136
[7]   塔里木盆地西南及邻区特提斯格局和构造意义 [J].
李向东 ;
王克卓 .
新疆地质, 2000, (02) :113-120
[8]   塔河油田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张抗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9, (02) :24-28+36
[9]   塔里木盆地西部及邻区构造形成机制 [J].
伍致中 .
新疆石油地质, 1996, (02) :97-104+201
[10]   西昆仑阿克塔什-带逆冲-推覆构造特征 [J].
高鹏,张东生 .
新疆地质, 1994, (02) :11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