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盆地南缘新生代冲断带的变形特征和变形时间

被引:24
作者
陈汉林 [1 ]
杨树锋 [1 ]
肖安成 [1 ]
潘正中 [2 ]
程晓敢 [1 ]
陈建军 [3 ]
范铭涛 [3 ]
田多文 [3 ]
机构
[1] 浙江大学理学院地球科学系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玉门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缩短量; 缩短率; 变形时间; 变形结构; 冲断带; 新生代; 酒泉盆地南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4.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酒泉盆地南缘冲断带具有多层次的逆冲结构,包括浅层的远距离冲断系统、中层的近距离冲断系统和深层的原地冲断系统。远距离冲断系统由奥陶系和志留系构成,局部地区表现为飞来峰;近距离冲断系统由古生界和中生界构成,大部分隐伏在远距离冲断系统之下,局部地带以构造窗的形式出露地表,其变形样式主要为叠瓦状的冲断变形;原地冲断系统隐伏在近距离冲断系统和第四系之下,其南部的变形主要表现为双冲构造或堆垛构造,往NE方向变形逐渐简单,主要表现为断层传播褶皱和断层弯曲褶皱,前锋地带表现为三角带的突起构造。酒泉盆地南缘冲断带的变形是一个具有大缩短量的薄皮冲断系统,旱峡剖面的构造缩短量为52.7 km,缩短率为55.1%。酒泉盆地南缘冲断带的变形时期大致开始于9.0 M a,并以“前展式”向北扩张,变形时间向北变新,前锋断层开始活动时间约为8.3 M a。
引用
收藏
页码:488 / 49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1]  
特提斯北缘盆地群构造地质与天然气[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贾承造等著, 2001
[12]   北天山山前带厚皮与薄皮推覆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 [J].
刘楼军 ;
陈伟 .
天然气工业, 2002, (05) :104-105
[13]   南天山库车褶皱冲断带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附视频 [J].
汪新 ;
贾承造 ;
杨树锋 .
地质科学, 2002, (03) :372-384
[14]  
青藏高原北缘酒西盆地13Ma以来沉积演化与构造隆升[J]. 宋春晖,方小敏,李吉均,高军平,赵志军,范马洁.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S1)
[15]   库车再生前陆逆冲带的构造特征与成因 [J].
卢华复 ;
陈楚铭 ;
刘志宏 ;
贾东 ;
王国强 ;
贾承造 .
石油学报, 2000, (03) :18-24+108
[16]   川西龙门山冲断系构造样式与前陆盆地演化 [J].
刘和甫 ;
梁慧社 ;
蔡立国 ;
沈飞 .
地质学报, 1994, (02) :1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