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海域黄河口凹陷斜坡带差异控藏作用及油气富集规律

被引:37
作者
薛永安
杨海风
徐长贵
机构
[1]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关键词
斜坡带类型; 差异控藏作用; 富集规律; 陆相断陷湖盆; 黄河口凹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长期以来,渤海海域黄河口凹陷的油气勘探工作主要集中在中央构造脊和北部陡坡带,斜坡带勘探研究程度较低,油气成藏机理及其富集规律不清晰。基于斜坡带内部断坡组合、沉积特征、斜坡坡度和构造演化等4个方面的特征与差异,将黄河口凹陷西洼南部斜坡带和中洼南部斜坡带划分为同沉积微斜断坡型斜坡带与同沉积稳定断阶型斜坡带两种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斜坡带发育不同的构造样式,对沉积体系的展布、油气的运聚成藏和富集规律均有着明显的差异控制作用。同沉积微斜断坡型斜坡带为"横向阶梯式"油气运移模式,新近系明化镇组是主要油气富集层系,油气在阶梯状运移过程中,成藏层系逐阶抬高,斜坡带越高部位,成藏层位越浅。同沉积稳定断阶型斜坡带为"垂向贯穿式"油气运移模式,油气成藏具有近源成藏、含油气丰度高、深浅层复式成藏的特征,在平面上,斜坡带主干断裂的弯曲增压段是油气富集区。在此认识基础上指出了下步重点勘探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1]  
陆相断陷盆地缓坡带油气运聚规律研究.[D].李丕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兰州地质研究所).2002, 02
[12]   中国东部第三系典型断陷盆地幕式构造旋回及层序地层特征 [J].
严德天 ;
王华 ;
王清晨 .
石油学报, 2008, (02) :185-190
[13]   郯庐断裂对渤海海域东部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J].
龚再升 ;
蔡东升 ;
张功成 .
石油学报, 2007, (04) :1-10
[14]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陆相断陷盆地沉积充填模式及其控制因素——以济阳坳陷东营凹陷为例 [J].
于兴河 ;
姜辉 ;
李胜利 ;
陈永峤 .
岩性油气藏, 2007, (01) :39-45
[15]   中国东部陆相湖盆层序类型与岩性圈闭发育特征 [J].
牛嘉玉 ;
冯有良 ;
鲁卫华 ;
李秋芬 .
石油学报, 2006, (04) :18-22
[16]   中国油气晚期成藏特征 [J].
贾承造 ;
何登发 ;
石昕 ;
杨庚 ;
张朝军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5) :412-420
[17]   断裂—砂体形成油气运移的“中转站”模式 [J].
邓运华 .
中国石油勘探, 2005, (06) :14-17+90
[18]   断陷盆地斜坡带油气勘探——以东营凹陷为例 [J].
尚明忠 ;
李秀华 ;
王文林 ;
付瑾平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4, (04) :324-327+332
[19]   斜坡带油气成藏特征与勘探方法——以济阳坳陷为例 [J].
秦永霞 ;
姜素华 ;
王永诗 .
海洋石油, 2003, (02) :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