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河姆渡遗址出土骨耜的研究
被引:14
作者
:
宋兆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宋兆麟
机构
:
来源
:
考古
|
1979年
/ 02期
关键词
:
河姆渡文化;
农具;
河姆渡遗址;
石铲;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我国是世界上农业古国之一,在农具、作物栽培和耕作技术等领域,都有很多卓著的发明、创造,为人类做出过较大的贡献。一九七三年底至一九七四年初发掘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地层保存较好,文化堆积很厚,内含相当丰富。尤其是第四层所谓
引用
收藏
页码:155 / 16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碳-14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学
[J].
夏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夏鼐
.
考古,
1977,
(04)
:217
-232
[2]
对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出土稻谷和骨耜的几点看法
[J].
游修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农业大学
游修龄
.
文物,
1976,
(08)
:20
-23
[3]
闽侯昙石山遗址第六次发掘报告
[J].
曾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博物馆
曾凡
.
考古学报,
1976,
(01)
:83
-119+151
[4]
耒耜的起源及其发展[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孙常叙著, 1959
←
1
→
共 4 条
[1]
碳-14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学
[J].
夏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夏鼐
.
考古,
1977,
(04)
:217
-232
[2]
对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出土稻谷和骨耜的几点看法
[J].
游修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农业大学
游修龄
.
文物,
1976,
(08)
:20
-23
[3]
闽侯昙石山遗址第六次发掘报告
[J].
曾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博物馆
曾凡
.
考古学报,
1976,
(01)
:83
-119+151
[4]
耒耜的起源及其发展[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孙常叙著, 195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