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排水已经成为扎龙湿地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采集扎龙湿地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沼泽区土壤和植物样品,开展为期18天的室内模拟试验,以进水中氨氮(NH4+—N)含量为基准,设计了6组实验,研究芦苇沼泽对不同氮、磷含量农田排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进水在沼泽中的不同停留时间对湿地去污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进水中NH4+—N含量为2.04mg/L、4.40mg/L、5.95mg/L、8.72mg/L、11.15mg/L和11.9mg/L时,芦苇沼泽对总氮(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1.4%、44.6%、48.2%、33.6%、29.6%和31.6%;对磷酸根(PO43-)的平均去除率为42.5%、68.4%、77.8%、49.4%、67.0%和55.0%。与其他实验组相比,当进水中NH4+—N的含量小于6mg/L时,芦苇沼泽对TN的去除效果较好,而且总体上进水停留时间越长,对TN的去除效果越好;当进水中NH4+—N的含量为5.95mg/L时,沼泽对TN、硝态氮(NO3-—N)和PO43-的平均去除率都达到最大。总体上,芦苇沼泽对PO43-的平均去除效果在实验的第12天最好。控制进水中NH4+—N含量和其在芦苇沼泽中的停留时间是提高湿地净化氮、磷效果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