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的政治与概念的连接:谣言、传言、误导信息、虚假信息与假新闻的概念的重构

被引:44
作者
刘海龙 [1 ,2 ]
于瀛 [1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闻传播研究所
关键词
概念; 谣言; 传言; 误导信息; 虚假信息; 假新闻;
D O I
10.15897/j.cnki.cn51-1046/g2.20211129.001
中图分类号
C912.63 [社会舆论]; G210 [新闻学];
学科分类号
050301 ;
摘要
概念不仅使事物产生意义,也打开和创造感知空间,重构世界。谣言概念的滥用及其与传言、误导信息、虚假信息、假新闻等概念的混用,加剧了危机时期公共话语的混乱和撕裂。本文试图廓清不同文化语境中谣言等概念的内涵及概念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文语境中的"谣言"概念具有独特的文化与政治背景,抵御了现代西方传播概念的影响,成为一个"反潮流"的概念。和全球普遍使用传言、误导信息、虚假信息等概念细分化对象不同,谣言概念的模糊性将许多网民日常行为道德化甚至入罪。谣言对制造者和传播者主观恶意的强调与社交媒体时代的误导信息概念有较大重叠,可保留其在特殊历史沉淀下的负面意涵;同时以中性的"传言"对应英文的"rumor",从而将公共话语中未经官方证实却不具恶意的部分纳入后者,重新建构言说对象。将中国的概念与全球相关概念连接,谨慎使用"谣言"概念并以去道德、去政治的"传言"代之,有利于公众正常表达的非罪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40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65 条
[11]  
宣传[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刘海龙, 2019
[12]  
中国古代谣言与谶语小史[M]. 中国长安出版社 , 栾保群, 2014
[13]  
当代中国社会的网络谣言研究[M]. 商务印书馆 , 周裕琼, 2012
[14]  
谣言[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法) 卡普费雷, 2008
[15]  
什么是哲学?[M]. 湖南文艺出版社 , (法) 德勒兹 (Deleuze, 2007
[16]  
新政革命与日本[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美) 任达, 2006
[17]  
周作人自编文集[M]. 河北教育出版社 , 周作人[著], 2002
[18]  
传播学教程[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郭庆光著, 1999
[19]  
Fake news as a two-dimensional phenomenon: a framework and research agenda[J] . Jana Laura Egelhofer,Sophie Lecheler.Annal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 2019 (2)
[20]  
Less than you think: Prevalence and predictors of fake news dissemination on Facebook[J] . Andrew Guess,Jonathan Nagler,Joshua Tucker.Science Advances . 201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