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纹枯病(Phizoctonia cerealis)产量损失和防治指标的研究

被引:5
作者
孟祥启
赵美琦
机构
[1] 北京农大植病专业硕士毕业北京市植物细胞工程实验室
关键词
小麦纹枯病; 产量损失; 防治指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田间试验结果指出,在山东文登市,种植感病品种济南13,肥力和密度水平越高,小麦纹枯病发病越重,所致产量损失越大。根据试验数据,导出了产量损失率与小麦纹枯病扬花期,灌浆期,乳熟期病指的多元回归方程,回归均达极显著水平(α=0.01)。根据纹枯病病指增长曲线和起身期与扬花期病指的相互关系,初步推算出,在一般气侯条件下,纹枯病防治指标为拨节期病指是2%,如预报4、5月份雨量大幅度多于常年,则防治指标还要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5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我国小麦纹枯病病原学的初步研究 [J].
陈延熙 ;
唐文华 ;
张敦华 ;
简小鹰 .
植物保护学报, 1986, (01) :39-44
[2]   小麦纹枯病研究初报 [J].
周凯南 ;
刘焕庭 ;
范永华 .
山东农业科学, 1982, (03) :33-36
[3]  
植物病害流行学.[M].曾士迈;杨演 编著.农业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