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遗产黄龙钙华景观的地质分析

被引:5
作者
王振荣
兰江华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
关键词
黄龙; 世界自然遗产; 现代隆起区; 山岳冰川; 喀斯特作用; 钙华;
D O I
10.19719/j.cnki.1001-6872.2009.01.001
中图分类号
P942 [中国自然地理];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四川省松潘县黄龙是世界自然遗产,以秀美的自然景色、巨型的钙华堆积闻名于世。黄龙所处的岷山地区位于喜马拉雅期是构造活动地区,更新世以来不断隆起,成为现代隆起高山区。在更新世,山岳冰川广布全区,进入全新世,区内发育现代冰川,因而留下了冰蚀地貌和大量冰积物。黄龙的钙华来源于大气降水下渗形成的喀斯特水,该地下水以断层泉方式转为地表迳流,在沿沟向下流动过程中形成了钙华堆积,正是这种不断变化的钙华堆积呈现出绚丽的钙华风貌。钙华的堆积地貌有钙华池、钙华滩和钙华瀑布,溶蚀地貌有钙华洞穴,其钙华景观至今仍是处于不断变化中。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钙华沉积机制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J].
李华举 ;
廖长君 ;
姜殿强 ;
姜光辉 .
中国岩溶, 2006, (01) :57-62
[2]   国际地层表(2004) [J].
F.M.Gradstein ;
金玉玕 ;
王向东 ;
王玥 .
地层学杂志, 2005, (02) :98-98
[3]   四川黄龙沟景区钙华的起源和形成机理研究 [J].
刘再华 ;
袁道先 ;
何师意 ;
曹建华 ;
游省易 ;
W.Dreybrodt ;
U.Svensson ;
K.Yoshimura ;
R.Drysdale .
地球化学, 2003, (01) :1-10
[4]   四川岷江断裂带北段的新活动、岷山断块的隆起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J].
周荣军 ;
蒲晓虹 ;
何玉林 ;
黎小刚 ;
戈天勇 .
地震地质, 2000, (03) :285-294
[5]   地热CO2-水-碳酸盐岩系统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CO2来源──以四川黄龙沟、康定和云南中甸下给为例 [J].
刘再华 ;
袁道先 ;
何师意 ;
张美良 ;
张加桂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2) :209-214
[6]   四川黄龙自然风景区冷水型钙华地表堆积地貌研究附视频 [J].
卢国平 ;
李行健 .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92, (04) :55-64
[7]  
世界自然奇观[M]. 北京出版社 , 龚勋, 2005
[8]  
世界遗产[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晁华山编著, 2004
[9]  
黄龙[M]. 上海辞书出版社 , 马虹编著, 2003
[10]  
千层碧水走黄龙[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田兴敏译,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