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钙华沉积机制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28
作者:

李华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廖长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姜殿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姜光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钙华;
沉积机制;
沉积模式;
旅游资源保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分析大量相关文献并结合作者近年来的工作成果,总结了四种钙华沉积模式:泉水、河流障、湖泊以及沼泽钙华沉积;综合讨论了气候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生物作用等因素对钙华沉积的影响。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今后的工作要从碳酸钙沉积反应的热力学、动力学和晶体生长等微观过程进行研究,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钙华沉积的机制,以便为钙华景观的科学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微生物及其碳酸酐酶对岩溶土壤系统钙镁元素淋失的影响
[J].
李为
;
余龙江
;
贺秋芳
;
吴云
;
袁道先
;
曹建华
.
中国岩溶,
2004, (01)
:2-7

李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余龙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袁道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曹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
四川黄龙沟景区钙华的起源和形成机理研究
[J].
刘再华
;
袁道先
;
何师意
;
曹建华
;
游省易
;
W.Dreybrodt
;
U.Svensson
;
K.Yoshimura
;
R.Drysdale
.
地球化学,
2003, (01)
:1-1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袁道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何师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曹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游省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W.Dreybrodt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U.Svensson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K.Yoshimura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R.Drysdale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3]
云南白水台钙华景区的水化学和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在古环境重建研究中的意义
[J].
刘再华
;
游省易
;
李强
;
张美良
.
第四纪研究,
2002, (05)
:459-467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游省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李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张美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4]
云南白水台钙华沉积成因及主要沉积类型研究
[J].
李强
;
戴亚南
;
游省易
;
刘再华
.
中国岩溶,
2002, (03)
:27-3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戴亚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生物系

游省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生物系

刘再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生物系
[6]
论旅游资源中石灰华景观的形态建成过程——以四川九寨沟和贵州黄果树等地石灰华群为例
[J].
田友萍
;
何复胜
.
地理科学,
2000, (05)
:456-461

田友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江苏南京,贵州师范大学生物研究所!贵州贵阳

何复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江苏南京,贵州师范大学生物研究所!贵州贵阳
[7]
中国典型表层岩溶系统的地球化学动态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J].
刘再华
;
袁道先
.
地质论评,
2000, (03)
:324-327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袁道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桂林
[8]
地热CO2-水-碳酸盐岩系统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CO2来源──以四川黄龙沟、康定和云南中甸下给为例
[J].
刘再华
;
袁道先
;
何师意
;
张美良
;
张加桂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2)
:209-214

刘再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国土资源部环境地质研究所!北京

袁道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国土资源部环境地质研究所!北京

何师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国土资源部环境地质研究所!北京

张美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国土资源部环境地质研究所!北京

张加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国土资源部环境地质研究所!北京
[9]
四川黄龙—九寨自然风景区冷水型钙华成因的水文地球化学研究
[J].
卢国平
.
矿物岩石,
1994, (03)
:71-78

卢国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珠海市环境保护局
[10]
石灰华沉积机制的实验研究
[J].
张英骏,程星,祝安
.
中国岩溶,
1994, (03)
:197-205

张英骏,程星,祝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