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创新扩散的本质特征及分析框架研究

被引:11
作者
赵磊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关键词
慕课; MOOC; 中国MOOCs; 创新扩散; 本质特征; 分析框架;
D O I
10.13541/j.cnki.chinade.20180315.001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MOOC是教育信息化的典型代表,成功开启了"互联网+教育"的有效模式,搅动了当前高等教育的格局。然而,迄今为止人们对MOOC创新扩散本质的认识仍不够清晰,理论上有待深化,实践上需要革新。厘清MOOC创新扩散的本质,构建普适性的分析框架,形成相关研究与实践的基础和共识,对于推进我国MOOC的建设与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根据创新扩散理论,结合创新扩散及教育技术扩散等上位概念,MOOC创新扩散的本质特征表现为扩散对象的融合性、扩散目的的共生性和扩散机制的"跨界合作性"。基于此,MOOC教育实践可理解为一种"融合→扩散"态势,"融合创新"和"共享扩散"是MOOC创新扩散的基本维度,扩散动因及途径的有效性是其中涉及的基本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1+80 +8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论智慧校园的八大外部关系 [J].
陈琳 ;
李佩佩 ;
华璐璐 .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6, (05) :3-8
[2]   MOOC:高等教育课程市场之破坏性创新 [J].
赵磊 ;
朱泓 .
中国电化教育, 2016, (09) :59-65
[3]   技术与教学相遇:历程检视与进路选择 [J].
张铭凯 ;
廖婧茜 ;
靳玉乐 .
教育发展研究, 2016, 36 (12) :28-32
[4]   MOOC时代远程教育品牌营销与扩散——兼论教育大数据的调节作用 [J].
彭飞霞 .
成人教育, 2016, 36 (03) :41-46
[5]   MOOCs扩散共享的调查分析与策略研究 [J].
王娟 ;
胡苗苗 .
电化教育研究, 2015, 36 (12) :45-51
[6]   信息传播视域下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研究 [J].
王娟 ;
孔亮 .
中国远程教育, 2015, (04) :49-55
[7]   MOOC本土化的可行性和关注点——基于MOOC平台的大学物理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 [J].
门路 ;
王祖源 ;
何博 .
现代教育技术, 2015, 25 (01) :53-59
[8]   慕课的政治文化本质与政治安全 [J].
李亚员 ;
管立国 .
理论探索 , 2015, (01) :54-58+90
[9]   MOOC能耗问题与策略研究 [J].
李凤英 ;
薛庆水 ;
李海霞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4, (06) :69-78
[10]   学习者采用MOOC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清华大学“学堂在线”的用户调查 [J].
虞鑫 ;
陆洪磊 .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4, (05)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