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人工波源探测震前波速变化——以溧阳六级地震为例

被引:8
作者
董颂声
黄才中
林命週
周宝铮
孙庆煊
朱海林
陆振飞
机构
[1] 江苏省地震局
[2] 凓阳地震台
[3] 上海市地震局
关键词
地震; 异常区; 水平尺度; 波速变化; 反射波; 直达波; 震前; 波速度; 溧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讨论了视波速比与介质真实波速比的关系。假设地壳为水平双层结构,上层地壳内包含一个水平延伸的波速异常区.计算了γ的理论值。结果表明,对于以往用水平传播的直达波测不出异常的某些情况(例如直达波没有穿过异常区;异常区的水平尺度很小等),只要反射波穿过异常区,根据γ值的变化,仍有可能把异常较为有效地检测出来。 应用这一方法研究了溧阳地震台记录的马鞍山人工爆破资料,发现1979年7月9日溧阳6.0级地震前γ值呈现负异常,平均幅度约为5%,异常时间为15—17个月。为了解释这一异常,直达波在异常区内的路程应当很短,或者根本不穿过异常区。 本文结果表明,主要使用反射波,可能会改善用人工波源方法观测震前波速变化的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