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土坡耕地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变异对土壤侵蚀的响应

被引:26
作者
苏正安 [1 ,2 ,3 ]
张建辉 [1 ,3 ]
聂小军 [1 ,2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水力侵蚀; 耕作侵蚀; 空间变异; 物理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坡度和坡长的耕地上土壤侵蚀对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变异的影响,通过地形测量、137Cs示踪、土壤物理性质分析等方法对川中丘陵紫色土区土壤物理性质对土壤侵蚀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中等坡度(16.60%~25.10%)的梯坡地上,耕作侵蚀处于主导地位,是导致耕层土壤物理性黏粒含量和容重在梯坡地上总体差异不大(CV<6.3%),且与137Cs含量不相关的主要原因;在已退耕还林的陡梯坡地上(35.60%),水蚀占据主导地位,导致耕层土壤物理性黏粒含量和容重均与137Cs的含量显著相关。在长坡耕地上(10.10%),具有分选搬运能力的水力侵蚀占据主导地位,致使耕层土壤物理性黏粒含量与137Cs的含量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而容重却与137Cs含量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川中丘陵区坡耕地上,耕作侵蚀和水蚀共同作用于土层深度,使土层深度在坡顶、上坡最浅,在坡脚最深,顺坡向下逐渐增加。因此,在川中丘陵区不同坡长的坡耕地上,占主导地位的土壤侵蚀类型导致坡耕地上土壤物理性质出现相应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坡耕地紫色土养分空间变异对土壤侵蚀的响应 [J].
葛方龙 ;
张建辉 ;
苏正安 ;
聂小军 .
生态学报, 2007, (02) :459-464
[2]   黄土区耕作侵蚀及其对总土壤侵蚀贡献的空间格局 [J].
王占礼 ;
邵明安 ;
雷廷武 .
生态学报, 2003, (07) :1328-1335
[3]   黄土坡地耕作侵蚀对土壤养分影响的研究 [J].
王占礼 ;
邵明安 .
农业工程学报, 2002, (06) :63-67
[4]   黄土地区耕作侵蚀过程中的土壤再分布规律研究 [J].
王占礼 ;
邵明安 ;
李勇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2, (02) :168-172
[5]   我国南方丘陵区土壤耕作侵蚀的定量研究 [J].
张建辉 ;
李勇 ;
DavidALobb ;
张建国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2) :1-4
[6]   四川紫色土丘陵区不同耕作制的产流过程初步分析 [J].
高美荣 ;
刘刚才 ;
朱波 .
水土保持学报, 2000, (S1) :118-121
[7]   耕作侵蚀及其农业环境意义 [J].
李勇 ;
张建辉 ;
罗大卫(LobbD.A) ;
张建国 .
山地学报, 2000, (06) :514-519
[8]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与防治对策研究 [J].
陈治谏 ;
刘邵权 ;
杨定国 ;
陈国阶 .
水土保持学报, 2000, (04) :1-5+11
[9]   侵蚀紫色土土壤颗粒流失的研究 [J].
黄丽 ;
张光远 ;
丁树文 ;
蔡崇法 ;
蔡强国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9, (01) :36-40+86
[10]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M]. 科学出版社 , 龚子同等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