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土柱入渗的优先流试验研*究

被引:16
作者
徐学选 [1 ]
陈天林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2] 甘肃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黄土土柱; 入渗; 优先流; 大孔隙;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0.04.023
中图分类号
S152.72 [];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在黄土高原塬区的长武试验站,采用大型土柱监测天然降雨补给下土柱底部下渗量的变异。对2007-2010年期间的5次连续监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00-300 cm深度土柱在不同测定时段多数土柱有一定的渗出量,但渗出量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性;渗出量差异性可用土壤大孔隙连通或阻隔来解释,且黄土土柱大孔隙稳定性与降雨和土柱深度有关。降雨补给增大时,大孔隙贯通性增强;土柱越深,贯通性变差。以黄土非饱和入渗的均匀介质理论难以解释其补给地下水的差异性,黄土大孔隙流应是降雨补给地下水的主要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黄土丘陵区降水-土壤水-地下水转化实验研究 [J].
徐学选 ;
张北赢 ;
田均良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 (01) :16-22
[2]   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下土体入渗性能研究 [J].
李贵玉 ;
徐学选 ;
王俊华 ;
张小平 ;
陈天琳 ;
步秀芹 .
水土保持研究, 2007, (03) :27-30
[3]   黄土区深层土壤干燥化与土壤水分循环特征 [J].
陈洪松 ;
邵明安 ;
王克林 .
生态学报, 2005, (10) :2491-2498
[4]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尺度生态建设的水文响应研究 [J].
徐学选 ;
刘文兆 ;
王炜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02) :155-157
[5]   黄土的大孔隙特征和大孔隙流研究 [J].
张建丰 ;
林性粹 ;
王文焰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4) :168-171
[6]   大孔隙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 [J].
冯杰 ;
郝振纯 ;
刘方贵 .
灌溉排水, 2002, (03) :4-7
[7]   黄土高原森林植被对陆地水循环影响的研究 [J].
李玉山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5) :427-432
[8]   土壤优先水流及污染物优先迁移的研究进展 [J].
倪余文 ;
区自清 .
土壤与环境, 2000, (01) :60-63
[9]   利用环境同位素及水文实验研究集水区产流方式 [J].
顾慰祖 .
水利学报, 1995, (05) :9-17+24
[10]   黄土地下水的补给与赋存形式探讨 [J].
薛根良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95, (01) :38-3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