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山区碳酸盐岩土壤抗蚀影响因素研究——以贵州毕节石桥小流域为例

被引:2
作者
贺祥
熊康宁
陈洪云
胡顺光
机构
[1] 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
关键词
喀斯特山区; 碳酸盐岩; 土壤抗蚀性; 石桥小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对石桥小流域碳酸盐岩土壤进行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灌草丛地、水保幼林荒草地、坡耕地土壤砂粒含量依次减少,物理性粘粒含量依次增多,说明坡耕地土壤粘质化最严重;灌草丛地水稳性团粒含量最多,粒级较大,土壤水稳性最好;灌草丛地有机质含量较多,结构破坏率较低,坡耕地土壤分散率、侵蚀率、受蚀指数分别是灌草丛地、水保幼林荒草地的1.11、1.14,1.04、1.13,1.87、1.82倍,耕地土壤团聚度、团聚状况分别是灌草丛地、水保幼林荒草地的0.83、0.84,0.69、0.64倍,说明坡耕地分散率最大,土壤团聚状况最差,土壤抗分散能力弱;小流域内土壤的容重、毛管孔隙度较我国其它地区低,约分别为1.0g/cm3,和39.86%,而非毛管孔隙度则较我国其它地区的高,均值为25.88%。区内碳酸盐岩土壤孔隙的这种组合特征很容易导致上层土壤粘粒向下淋失淀积,堵塞下层土壤孔隙,造成土壤上下层间饱和渗透率的显著差异,对于土壤抵抗流水侵蚀很不利。
引用
收藏
页码:297 / 30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