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国栽培大麦的分类和变种鉴定
被引:23
作者
:
徐廷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学院
徐廷文
机构
:
[1]
四川农学院
来源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2年
/ 06期
关键词
:
皮大麦;
拉丁名;
密度;
六棱大麦;
亚种;
六行大麦;
二行大麦;
大麦品种资源;
近缘野生大麦;
变种;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大麦属的分类,过去基本上是按形态学来划分的,其中栽培大麦的分类比较混乱。近年来由于细胞遗传学的发展,中外学者们对大麦的分类提出了一些合理意见,即根据细胞遗传学上的差别和生殖隔离机制来划分种一级,结合形态学、生态学来划分亚种和变种。我国过去对栽培大麦的分类和变种名称的订定没有一个成套的规范,国外有关栽培大麦的分类和变种检索资料,各有见解,很不统一,而且有一些分类体系很不符合我国实际情况。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从甘孜野生二棱大麦的发现论栽培大麦的起源和种系发生
徐廷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农牧业科学研究所
徐廷文
[J].
遗传学报,
1975,
(02)
: 129
-
137
[2]
栽培大麦的起源与进化——我国西藏和川西的野生大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邵启全
李长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李长森
巴桑次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巴桑次仁
[J].
遗传学报,
1975,
(02)
: 123
-
128+181
[3]
青稞栽培[M]. 四川民族出版社 , 徐廷文著, 1981
←
1
→
共 3 条
[1]
从甘孜野生二棱大麦的发现论栽培大麦的起源和种系发生
徐廷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农牧业科学研究所
徐廷文
[J].
遗传学报,
1975,
(02)
: 129
-
137
[2]
栽培大麦的起源与进化——我国西藏和川西的野生大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邵启全
李长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李长森
巴桑次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巴桑次仁
[J].
遗传学报,
1975,
(02)
: 123
-
128+181
[3]
青稞栽培[M]. 四川民族出版社 , 徐廷文著, 198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