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措勤盆地下白垩统活动热流体与油气成藏

被引:6
作者
吴悠 [1 ]
陈红汉 [1 ,2 ]
肖秋苟 [3 ]
耿峰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3] 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
关键词
措勤盆地; 下白垩统; 活动热流体; 油气成藏; 流体包裹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26块流体包裹体样品系统分析表明,青藏高原措勤盆地下白垩统郎山组、多尼组存在大量沥青及有机包裹体,证实盆地内曾发生过大规模的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过程。测温结果显示,研究区存在5幕热流体活动,且均与油气运聚有关,其中以第2幕—第5幕的大量天然气运聚为主。结合盆地热演化史和沉积埋藏史,确定措勤盆地下白垩统有3期热流体充注,其时间分别为距今124.1~101.5Ma、距今96.4~89.9Ma和距今80.4~63.1Ma,其中第1期和第2期是研究区油气的主要运聚时期。措勤盆地在构造作用影响下流体活动频繁,后期高温热流体活动促进了盆地内烃源岩的热演化,但也使古油藏遭到强烈破坏,油气散失严重。由此认为,措勤盆地油气勘探应以寻找晚期形成的新生界油藏或者中生界保存条件相对较好的油藏、天然气藏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621 / 62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1]  
油气包裹体及其在石油勘探和开发中的应用.[M].刘德汉; 卢焕章; 著.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
[12]  
青藏高原重点沉积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分析.[M].王剑等著;.地质出版社.2004,
[13]  
青藏高原大地构造特征及盆地演化.[M].赵政璋等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
[14]  
中国油气新区勘探.[M].高瑞祺;赵政璋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15]  
东特提斯地质构造形成演化.[M].潘桂棠等著;.地质出版社.1997,
[16]  
SEPM Short Course 31..Goldstein RH;Reynolds TJ;.SEPM.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