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全过程的知识内容扩散强度分析模型研究

被引:11
作者
王超 [1 ,2 ,3 ,4 ]
武华维 [1 ,2 ]
赵燕清 [3 ,4 ]
许海云 [1 ]
方曙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4] 山东省科学院情报研究所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创新; 创新过程; 知识扩散; 扩散强度; 内容相似度;
D O I
10.16353/j.cnki.1000-7490.2018.10.022
中图分类号
G202 [信息处理技术];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目的/意义]知识内容扩散强度的研究对于把握知识向技术、产业转化程度,有效推动创新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文章立足于创新过程,明确创新过程的3个创新活动环节,将论文、专利、产品说明书分别作为3个创新环节的知识内容反映载体,同时引入"场论"构建基于创新全过程的知识扩散模型。然后,结合万有引力定律,借鉴引力模型构建知识内容的扩散强度分析模型。最后,以东部地区中成药产业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知识向应用研究扩散的强度高于向产业应用扩散的强度,一方面说明中成药产业技术以科学理论为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也说明中成药技术尚未在产业中得到充分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2+65 +6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1]  
系统科学原理[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苗东升编著, 1990
[12]   Innovation chain and CSIR [J].
Sen, N .
CURRENT SCIENCE, 2003, 85 (05) :570-574
[13]  
Network structure and the diffusion of knowledge[J] . Robin Cowan,Nicolas Jonard.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 2003 (8)
[14]   专利合作网络知识扩散影响因素分析——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 [J].
刘晓燕 ;
阮平南 ;
童彤 .
中国科技论坛, 2013, (05) :125-130+148
[15]   基于引力模型和熵值法的技术创新扩散强度评价研究 [J].
傅为忠 ;
王灿 ;
林多 .
情报杂志 , 2012, (07) :195-199+186
[16]   技术空间扩散相对强度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以沪宁沿线各市为例 [J].
杨文智 ;
董平 ;
陆玉麒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26 (05) :100-102
[17]   论创新链的系统演化及其政策含义 [J].
吴晓波 ;
吴东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8, 24 (12) :58-62
[18]   基于场论的信息扩散研究 [J].
邓忆瑞 .
情报杂志, 2008, (08) :31-34
[19]   虚拟企业中知识扩散机制研究 [J].
徐和平 ;
孙林岩 ;
慕继丰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2, (11) :45-48
[20]   技术扩散与区域经济发展 [J].
曾刚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2, (03) :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