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雨洪管理低影响开发技术研究与利用进展

被引:77
作者
刘文
陈卫平
彭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 暴雨径流; 生物滞留池; 绿色屋顶; 透水路面;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150331.009
中图分类号
TU992 [排水工程(沟渠工程、下水道工程)]; TV213.9 [水利资源综合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摘要
低影响开发(LID)作为一种新兴雨水管理技术,在消减城市雨洪和滞留污染物等方面效果显著.本文系统介绍了LID技术体系,综述了国外关于3类典型LID设施(生物滞留池、绿色屋顶和透水路面)对暴雨径流和主要污染物的消减效果研究,以及LID技术在模型模拟、成本效益分析和管理体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LID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的不足;最后从LID技术的研究方向、合理设计和科学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议.旨在通过国外研究的成果和经验为LID技术在国内的标准制定和广泛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901 / 191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53 条
[1]   基于SWMM模型的城市雨水花园调控措施的效果模拟 [J].
李家科 ;
李亚 ;
沈冰 ;
李亚娇 .
水力发电学报, 2014, 33 (04) :60-67
[2]   绿色屋顶与下凹式绿地串联对洪峰的削减效应分析 [J].
马姗姗 ;
庄宝玉 ;
张新波 ;
彭森 .
中国给水排水, 2014, 30 (03) :101-105
[3]   绿色屋顶屋面径流水量水质影响实验研究 [J].
郑美芳 ;
邓云 ;
刘瑞芬 ;
米家杉 ;
罗先满 .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3, 47 (10) :1846-1851
[4]   绿色屋顶对屋面径流污染的控制效应附视频 [J].
段丙政 ;
赵建伟 ;
高勇 ;
朱端卫 ;
华玉妹 ;
周文兵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3, (09) :57-59+117
[5]   生物滞留池水质效应的模拟试验 [J].
潘国艳 ;
夏军 ;
张翔 ;
王红萍 ;
刘恩民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06) :97-101
[6]   低影响开发(LID)的工程措施及其效果 [J].
王红武 ;
毛云峰 ;
高原 ;
樊金红 ;
张善发 ;
马鲁铭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2, 35 (10) :99-103
[7]   生物滞留池的水文效应分析 [J].
孙艳伟 ;
魏晓妹 .
灌溉排水学报, 2011, 30 (02) :98-103
[8]   基于数字排水技术的城市雨洪控制方案设计与评估 [J].
赵冬泉 ;
邢薇 ;
佟庆远 ;
王浩正 .
中国给水排水, 2010, 26 (16) :74-77
[9]   雨水花园蓄渗处置屋面径流案例分析 [J].
李俊奇 ;
向璐璐 ;
毛坤 ;
李宝宏 ;
李海燕 ;
车伍 .
中国给水排水, 2010, 26 (10) :129-133
[10]   透水砖和下凹式绿地对城市雨洪的影响 [J].
晋存田 ;
赵树旗 ;
闫肖丽 ;
周玉文 .
中国给水排水, 2010, 26 (01) :40-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