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术语的社会符号学阐释——以“通常居住”为例

被引:5
作者
李俭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法律术语; 社会符号学; 通常居住; 法律解释; 法学方法论;
D O I
10.14134/j.cnki.cn33-1337/c.2017.04.007
中图分类号
D921.9 [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030106 ;
摘要
法律术语经常被认为是一种封闭性话语,无需借助其他外在文本而可以独立存在。文章通过对香港外佣案件中"通常居住"这一表述的实证分析并结合相关案例的讨论,从社会符号学的视角来审视法律术语的建构、解构以及重构,从而揭示法律术语的出现、发展具有一定的时空性。特定法律术语含义的建构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而术语某一既定的含义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被解构,而这解构的过程又是新一轮的建构,即重构。法律解释不是纯粹的解释方法应用,而是不同社会主体之间对话的过程和结果。文章表明,从社会符号学的视角来审视法律解释活动、法学方法论具有很强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解释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社会符号学视角下法律翻译对等研究 [J].
程乐 ;
宫明玉 ;
李俭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46 (04) :77-90
[2]   法律术语的符号学诠释 [J].
程乐 ;
沙丽金 ;
郑英龙 .
修辞学习 , 2009, (02) :37-43
[3]  
法律的概念[M]. 法律出版社 , (英) 哈特, 2006
[4]  
Revisiting legal terms: A semiotic perspective[J] . Le Cheng,Winnie Cheng,King-Kui Sin. Semiotica . 2014 (202)
[5]  
Legal interpretation: Meaning as social construction[J] . Le Cheng,Winnie Cheng. Semiotica . 2012 (192)
[6]  
A sociosemiotic interpretation of linguistic modality in legal settings[J] . Le Cheng,King Kui Sin. Semiotica . 2011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