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弱静止锋上对流系统发生过程的中尺度特征

被引:7
作者
罗红磊 [1 ,2 ]
陈海山 [1 ]
林宗桂 [2 ]
李耀先 [3 ]
林开平 [4 ]
林墨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减灾研究所
[3]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学会
[4]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台
关键词
中尺度气象学; 中尺度特征; 中尺度变压场; 中尺度对流系统; 静止锋暴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使用常规观测资料和FY-2E卫星云图、自动气象站和雷达等非常规观测资料,对2010年6月8—9日广西境内一条弱准静止锋上的2个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过程,分析地面中尺度变压场、温度场、湿度场、流场、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等的中尺度系统的配置和特征。研究表明:(1)当弱冷空气以扩散方式南下,准静止锋移入桂北后锋生加强,暖湿空气在准静止锋前中尺度负变压槽中辐合,湿舌从北部湾伸到辐合区内;(2)准静止锋在桂中与湿舌相遇,锋面抬升触发深对流形成了第1个中尺度对流系统;(3)随着"滇东南-桂西"低空低涡的发展,低涡东侧气流变化致使"北部湾-桂中"湿舌转向为"北部湾-桂西",准静止锋在桂西与湿舌相遇触发了第2个中尺度对流系统。(4)2个中尺度对流系统都是锋面抬升暖湿空气触发深对流而形成的,触发机制相同;(5)2个中尺度对流系统都是在中尺度负变压槽中发生,中尺度负变压槽的形成或加强超前于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约2~3小时。最后,给出了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过程的概念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一类低涡切变型华南前汛期致洪暴雨的分析研究 [J].
傅慎明 ;
赵思雄 ;
孙建华 ;
李万莉 .
大气科学 , 2010, (02) :235-252
[2]   华南暖区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分析 [J].
张晓美 ;
蒙伟光 ;
张艳霞 ;
梁建茵 .
热带气象学报, 2009, 25 (05) :551-560
[3]   一个长生命期中尺度对流系统维持机制的研究 [J].
林宗桂 ;
李耀先 ;
林开平 ;
陈翠敏 ;
卢伟萍 ;
林墨 .
气象学报, 2009, 67 (04) :640-651
[4]   华南沿海一次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J].
蒙伟光 ;
张艳霞 ;
戴光丰 ;
闫敬华 .
热带气象学报, 2007, (06) :521-530
[5]   华南前汛期锋面垂直环流及其与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相互作用 [J].
陈敏 ;
陶祖钰 ;
郑永光 ;
王洪庆 .
气象学报, 2007, (05) :785-791
[6]   对流、湿度锋与低空急流的耦合——持续性暴雨维持的一种可能机制 [J].
陈忠明 ;
何光碧 ;
崔春光 ;
高文良 ;
闵文彬 .
热带气象学报, 2007, (03) :246-254
[7]   “05·6”华南持续性暴雨的成因分析 [J].
熊文兵 ;
李江南 ;
姚才 ;
王安宇 ;
冯瑞权 .
热带气象学报, 2007, (01) :90-97
[8]   一类华南锋前暖区暴雨β中尺度系统环境特征的分析研究 [J].
夏茹娣 ;
赵思雄 ;
孙建华 .
大气科学 , 2006, (05) :988-1008
[9]   凝结加热和地表通量对华南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发生发展的影响 [J].
蒙伟光 ;
李江南 ;
王安宇 ;
冯瑞权 ;
古志明 ;
闫敬华 .
热带气象学报, 2005, (04) :368-376
[10]   1998年6月8~9日香港特大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分析 [J].
孙健 ;
刘淑媛 ;
陶祖钰 ;
王洪庆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4, (05) :713-72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