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山前平原农田氨挥发速率与调控研究

被引:37
作者
董文旭 [1 ]
吴电明 [1 ,2 ]
胡春胜 [1 ]
张玉铭 [1 ]
杨培培 [1 ,2 ]
王莹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小麦-玉米轮作; 施肥; 土壤水分; 秸秆; 氨挥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依托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小麦-玉米轮作长期田间试验,利用双层海绵氨吸收装置,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下氨挥发速率和损失量的变化规律;并采用室内培养试验方法,分析了浇水和秸秆还田等不同措施下氨挥发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肥料施用时间、土壤温度和灌水等因素显著影响土壤氨挥发速率;氨挥发损失量在0.66-35.00 kg.hm-2.d-1之间,占施肥量的0.09%-14.90%,且大部分氨挥发发生在夏玉米时期。施肥后及时浇水能有效减少氨挥发,特别是在低初始水分条件下最为明显;而在高土壤水分含量条件下,浇水时间对氨挥发量的影响减弱。与单施化肥相比,小麦或玉米秸秆混合配施化肥增加了石灰性土壤的尿素水解速率,缩短了尿素的氨挥发时间,并可显著减少氨挥发损失。单施尿素的累积氨挥发损失量占尿素施用量的7.2%-9.7%,而小麦或玉米秸秆配施尿素的累积氨挥发损失量分别占尿素施用量的1.1%-2.1%和2.2%-7.2%。因此,为了减少农田氨挥发损失,在施用尿素时应充分考虑土壤水分状况和秸秆类型对氨挥发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115 / 112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不同水肥处理对稻田土壤中氮素剖面分布与氨挥发损失的影响 [J].
杨士红 ;
彭世彰 ;
徐俊增 ;
王朋峰 .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10, 30 (01) :40-44
[2]   华北平原小麦季氮肥氨挥发损失及影响因素研究 [J].
王珏 ;
巨晓棠 ;
张丽娟 ;
张家铜 ;
袁丽金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32 (03) :5-11
[3]   我国河北、吉林、四川主要粮食作物化肥消费结构变化分析 [J].
张四代 ;
张卫峰 ;
马林 ;
王雁峰 ;
袁继红 ;
马文奇 ;
张福锁 .
磷肥与复肥, 2009, 24 (01) :89-91
[4]   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氨挥发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J].
李鑫 ;
巨晓棠 ;
张丽娟 ;
万云静 ;
刘树庆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1) :99-104
[5]   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氮肥的氨挥发 [J].
苏芳 ;
丁新泉 ;
高志岭 ;
黄彬香 ;
陈新平 ;
张福锁 ;
Martin Kogge ;
Volker Rmheld .
中国环境科学 , 2007, (03) :409-413
[6]   黄淮海平原旱田氮素损失特征及其环境影响研究 [J].
陈健 ;
宋春梅 ;
刘云慧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6, (02) :99-102
[7]   不同温度下施入尿素后土壤短期内pH的变化和氨气释放特性 [J].
蒋朝晖 ;
曾清如 ;
方至 ;
周细红 .
土壤通报, 2004, (03) :299-302
[8]   太湖地区稻田氨挥发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J].
宋勇生 ;
范晓晖 ;
林德喜 ;
杨林章 ;
周健民 .
土壤学报, 2004, (02) :265-269
[9]   田间土壤氨挥发的原位测定——通气法 [J].
王朝辉 ;
刘学军 ;
巨晓棠 ;
张福锁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2, (02) :205-209
[10]   氨挥发与土壤水分散失关系的研究 [J].
高鹏程 ;
张一平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6) :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