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与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壤有机质影响的空间异质性分析——以黑龙江省中部地区为例

被引:6
作者
石淑芹 [1 ]
曹祺文 [1 ]
李正国 [2 ,3 ]
许恒周 [4 ]
机构
[1] 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2] 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3]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4]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气候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地理加权回归; 空间异质性; 黑龙江省;
D O I
10.13930/j.cnki.cjea.140097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为探讨土壤性质对外部因素的响应机制及空间规律,本文以黑龙江省中部为例,利用地统计学理论、GIS空间分析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从空间分异角度分析了气候和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分布在研究区域西部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特征,在研究区域东部则表现为中部高南北低;气候变量(均在0.01水平上显著)中,降水和年均温对有机质含量以负影响为主;年日照时数对除嫩江平原西南部和松江平原南部外的多数区域有机质含量产生正影响。社会经济因素(均在0.01水平上显著)中机械化耕作水平对嫩江平原北部、西部和克拜丘陵部分区域有机质含量产生正影响;灌溉面积对有机质含量的正影响范围较广;施肥量对嫩江平原南部、松江平原西北部和三江低平原东北部等有机质含量主要产生负影响,其他区域则主要为正效应;地膜用量对有机质含量的正影响范围较广;农药用量对研究区域西部以正影响为主,对东部以负影响为主。因此,反映自然条件差异的气候因素与反映农业投入的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均具有空间异质性,采用允许局部估计的GWR模型是适合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102 / 111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水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累积变化研究.[D].潘世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05
[2]  
不同成土母质条件下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D].赵莉荣.西南大学.2010, 08
[3]  
秸秆养分释放规律及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D].戴志刚.华中农业大学.2009, 07
[4]  
成都平原土壤重(类)金属演变的社会经济驱动研究.[D].杨娟.四川农业大学.2005, 01
[5]   江苏省土壤有机质变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J].
赵明松 ;
张甘霖 ;
李德成 ;
赵玉国 .
生态学报, 2013, 33 (16) :5058-5066
[6]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素有效性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 [J].
潘剑玲 ;
代万安 ;
尚占环 ;
郭瑞英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 21 (05) :526-535
[7]   1983—2009年西安市郊区耕地土壤有机质空间特征与变化 [J].
赵业婷 ;
常庆瑞 ;
李志鹏 ;
班松涛 ;
陶文芳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02) :132-140+296
[8]  
土地利用方式对滇池流域土壤养分时空分布的影响.[J].陈春瑜;和树庄;胡斌;吕文龙;.应用生态学报.2012, 10
[9]   基于GWR模型的城市住宅地价的时空演变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J].
张静 ;
张丽芳 ;
濮励杰 ;
管驰明 .
地理科学, 2012, 32 (07) :828-834
[10]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上海市房价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J].
汤庆园 ;
徐伟 ;
艾福利 .
经济地理, 2012, 32 (02) :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