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素有效性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322
作者
潘剑玲 [1 ]
代万安 [2 ]
尚占环 [1 ]
郭瑞英 [3 ]
机构
[1]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2]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3]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干旱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有机质; 氮素有效性; 碳氮比; 土壤质量; 可持续农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41.4 [堆肥、沤肥];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090101 ; 0903 ; 090301 ;
摘要
秸秆还田作为全球有机农业的重要环节,对维持农田肥力,减少化肥使用,提高陆地土壤碳汇能力具有积极作用。秸秆还田主要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提高氮肥利用率来改善农田生产环境,获得高农业生产能力。有效的秸秆还田能为土壤中的微生物提供丰富的碳源,刺激微生物活性,提高土壤肥力;同时矿化的秸秆组分能促进土壤氮循环和矿化,提高氮素有效性。秸秆还田能够促使集约化高氮输入的农田生态系统维持正常的碳氮比例,减少氮素淋洗损失,改善土壤结构板结和连作障碍等现象。目前我国农田秸秆还田率不足50%,与欧美国家高达90%多的秸秆还田率相比,还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加强我国秸秆还田率能够逐渐改变我国耕地土壤存在的有机质含量和品质下降、氮素损失严重等现象。目前应进一步深入研究秸秆还田对有机质及氮素有效性的影响机制,并结合长期监测试验,以及多种秸秆还田技术进行比较研究,发展适合当地秸秆还田模式,促进我国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26 / 53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88 条
[1]   油菜秸秆还田腐解变化特征及其培肥土壤的作用 [J].
胡宏祥 ;
程燕 ;
马友华 ;
于学胜 ;
项金霞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2, (03) :297-302
[2]   秸秆还田对宁南旱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土壤碳矿化的影响 [J].
张鹏 ;
李涵 ;
贾志宽 ;
王维 ;
路文涛 ;
张惠 ;
杨宝平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0 (12) :2518-2525
[3]   泸县土壤肥力现状及有机质提升行动实施措施 [J].
陈定素 ;
陈祖君 ;
刘明星 .
现代农业科技, 2011, (19) :291-292
[4]   玉米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J].
白和平 ;
胡喜巧 ;
朱俊涛 ;
潘远祥 ;
梁运攀 ;
张潇军 ;
蒋爱凤 .
科技信息, 2011, (11) :37-38
[5]   秸秆还田与施氮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水肥利用率的影响 [J].
闫翠萍 ;
裴雪霞 ;
王姣爱 ;
杨峰 ;
曹勇 ;
张晶 ;
党建友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 19 (02) :271-275
[6]   稻草腐解过程中形成胡敏酸的组成和结构研究 [J].
于孝东 ;
唐晓红 ;
吕家恪 ;
罗友进 ;
王力 ;
魏朝富 .
水土保持学报, 2011, 25 (01) :224-228
[7]   小麦和玉米秸秆腐解特点及对土壤中碳、氮含量的影响 [J].
南雄雄 ;
田霄鸿 ;
张琳 ;
游东海 ;
吴玉红 ;
曹玉贤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 (03) :626-633
[8]   秸秆还田下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J].
李本荣 ;
文顺元 ;
王伯仁 ;
黄晶 .
耕作与栽培, 2010, (02) :10-11
[9]   秸秆还田下氮肥用量对稻田养分淋洗的影响 [J].
汪军 ;
王德建 ;
张刚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02) :316-321
[10]   麦玉两熟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农田氮素平衡的影响 [J].
赵鹏 ;
陈阜 ;
马新明 ;
熊淑萍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0, 28 (02) :16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