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物理论框架下城市治理中行政权对公民权克减的规范性分析

被引:3
作者
蒋飞 [1 ,2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
[2] 山东科技大学
关键词
公物理论; 城市治理; 行政权; 公民权; 权利克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35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福利国家、给付行政的兴起,公用公物不再被视为是国家将自己所有之财产提供给公民使用的恩赐,而是国家通过行政主体为社会共同体之发展所必须承担的职责。城市治理中,行政主体对公物的提供与管理在追求公用效益最大化的同时,有时会对公物的使用自由进行限制或克减,造成公民基本权益的减损。公物理论为公共服务的价值发挥与公共资源的充分使用搭建了分析框架,为城市治理如何兼顾现实问题之解决与法治理想之践行提供了应有的理念和准则。
引用
收藏
页码:158 / 165+174 +17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2]   公物上的权利(力)构成——公法与私法的双重视点 [J].
杨解君 ;
赖超超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7, (04) :49-58
[4]  
行政法学的结构性变革.[M].(日) 大桥洋一;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  
行政法之理论与实用.[M].吴庚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  
当代中国行政法.[M].应松年主编;.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
[7]  
行政法.[M].(德)汉斯·J.沃尔夫(HansJ.Wolff)等著;高家伟译;.商务印书馆.2003,
[8]  
机动车尾号限行的行政法分析.[D].邱莎莎.中国政法大学.2011, 09
[9]  
服务型政府下的行政公产研究.[D].马守朋.黑龙江大学.2009, 12
[10]  
法律出版社..盐野宏;杨建顺译;.法律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