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堡深层北区沙三段二、三亚段沉积特征与砂体结构

被引:19
作者
王友净 [1 ]
宋新民 [1 ]
顾斐 [1 ]
陈能学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
关键词
沉积模式; 砂体结构; 沉积相序; 扇三角洲; 高尚堡深层;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0.02.014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高尚堡深层油藏的复杂性已成为共识,长期以来储层特征成为制约油田开发生产的瓶颈。通过岩石学特征、粒度分布、沉积构造和沉积相序等综合分析,建立了高尚堡深层北区沙三段2+3亚段沉积模式和砂体结构剖面。沙三段2+3亚段沉积时期研究区处于凹陷陡坡带相对平缓的斜坡区,为浅水环境,具有近物源、多物源、牵引流与重力流沉积兼有的特点,砂岩含量平均为31%,为陡坡带浅水型多物源扇三角洲沉积。在低可容纳空间下,砂体发育较连片,砂体结构呈拼合板状,此类砂体主要分布在沙三段2+3亚段Ⅱ和Ⅲ油组的中、上部;在高可容纳空间下,砂体结构为孤立的河道砂体,主要分布在沙三段2+3亚段Ⅱ和Ⅲ油组的下部。油田开发中细分开发层系和井网重组时应区别对待这2类砂体。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6+111 +111-1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2]   罗家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水进型扇三角洲沉积特征 [J].
王桐 ;
姜在兴 ;
张元福 ;
张乐 ;
王玥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1) :47-49+114
[3]   高分辨率层序框架内小层综合对比方法 [J].
袁新涛 ;
沈平平 .
石油学报, 2007, (06) :87-91
[4]   滦平盆地西瓜园组扇三角洲露头层序特征 [J].
项华 ;
张乐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6) :20-22+112
[5]   特征不同的两种扇三角洲相识别与对比 [J].
陈景山 ;
唐青松 ;
代宗仰 ;
谭秀成 ;
刘景环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2007, (04) :1-6+185
[6]   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在扇三角洲体系储层精细对比中的应用——以泌阳凹陷赵凹油田为例 [J].
樊中海 ;
杨振峰 ;
张成 ;
杜学斌 .
地质科技情报, 2005, (02) :33-38
[7]   再论双河油田扇三角洲沉积模式 [J].
张昌民 ;
尹太举 ;
张尚锋 ;
淡卫东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4, (01) :1-4+141
[8]   湖平面频繁变化环境下的扇三角洲沉积——以黄骅坳陷枣园油田孔一段沉积为例附视频 [J].
石占中 ;
纪友亮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1) :24-27+4
[9]   扇三角洲形成过程及演变规律 [J].
张春生 ;
刘忠保 ;
施冬 ;
贾爱林 .
沉积学报, 2000, (04) :521-526+655
[10]   高尚堡油田沙三段二、三亚段沉积体系与沉积相 [J].
游秀玲 ;
金彦君 ;
常学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7, (01) :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