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植被红砂(Reaumurta soongorica)水热响应的年轮学研究

被引:30
作者
肖生春
肖洪浪
宋耀选
段争虎
陆明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红砂; 灌木树木年轮学; 水热变化; 荒漠植被带; 植被恢复; 黄土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3.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红砂是黄土高原荒漠植被带主要建群植物种之一,在植被恢复重建和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皋兰县40 a天然植被封育区为例,运用树木年轮学方法,对不同坡向红砂与当地水热条件变化的时空响应及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红砂具有明显的年轮特征,可以进行树木年轮方面的研究。虽然不同坡向水分条件和植被状况有很大差异,但红砂径向生长对区域水热变化具有非常一致的响应模式:同生长季降水呈正相关关系,尤以7月降水量最为显著;同生长季气温呈负相关关系,以6月最为显著。根据不同坡向红砂年龄分布格局分析结果,并考虑到水土流失的防治效果,黄土高原西部荒漠植被带的封育期限不宜少于10 a。
引用
收藏
页码:548 / 55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兰州南北两山集雨绿化生态水文变化机理初探 [J].
成六三 ;
李小雁 ;
肖洪浪 .
节水灌溉, 2005, (03) :11-14
[2]   干旱区多枝柽柳的生长特性 [J].
肖生春 ;
肖洪浪 ;
司建华 ;
刘发民 .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05) :1012-1016
[3]   陕西黄土高原土壤干层对植树造林的影响 [J].
赵景波 ;
李瑜琴 .
中国沙漠, 2005, (03) :370-373
[4]   陕北风沙区4种乡土树种适应干旱环境的特性及利用前景 [J].
符亚儒 ;
麻保林 ;
王子玲 ;
杨伟 .
中国沙漠, 2005, (03) :386-390
[5]   毛乌素沙地臭柏年轮生长动态的研究 [J].
黄荣凤 ;
张国盛 ;
鲍甫成 ;
王林和 ;
刘海东 .
林业科学, 2005, (02) :117-122+216
[6]   黄土高原小流域雨水利用环境效应评价的方法与指标体系 [J].
余海龙 ;
吴普特 ;
冯浩 ;
汪有科 .
中国沙漠, 2005, (01) :52-56
[7]   兰州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模式与应用 [J].
李正平 ;
王万鹏 ;
朱恭 ;
钟芳 .
草业科学, 2004, (12) :124-127
[8]   红砂种群自然更新与人工辅助恢复机理的初步研究 [J].
朱恭 ;
王万鹏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4) :427-433
[9]   陕北黄土高原人工林下土壤干化原因与防治 [J].
赵景波 ;
侯甬坚 ;
黄春长 .
中国沙漠, 2003, (06) :9-12
[10]   新疆阜康荒漠红砂种群构件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J].
徐莉 ;
王丽 ;
岳明 ;
赵桂仿 ;
王玲 .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06) :742-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