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主义国际评述与城市空间再解读

被引:8
作者
朱海波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关键词
情境主义; 景观社会; 日常生活; 城市空间; 空间的生产;
D O I
10.13942/j.cnki.hzjz.2009.02.027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该文首先简要介绍情境主义国际的景观社会与日常生活批判思想及其建构情境的主要策略,并通过剖析其思想和实践中所蕴含的批判潜力和不足,揭示出隐藏在空间背后知识、资本和权力的意识形态运作。然后从知识、资本、权力互为表征的视角重新审视城市空间,并针对空间知识的生产,空间生产中的资本积累方向和权力运作方式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解决策略。最后,根据文中的分析结论,提出情境主义思想对我国城市空间生产的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3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M].高鉴国著;.商务印书馆.2006,
[2]  
景观社会.[M].(法)居伊·德波(GuyErnestDobord)著;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加)简·雅各布斯(JanJacobs)著;金衡山译;.译林出版社.2005,
[4]  
规训与惩罚.[M].(法)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著;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3,
[5]  
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包亚明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6]  
法治与政治权威.[M].程燎原;江山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7]  
Toward a Non-Euclidian Mode of Planning.[J].John Friedmann.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1993, 4
[8]   日常生活批判:走向微观具体存在论的哲学 [J].
刘怀玉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 (05) :14-23
[9]  
汉正街系列研究之四 转换平台.[D].熊毅.华中科技大学.2005, 05
[10]  
汉正街系列研究之二 流动的商街.[D].叶静.华中科技大学.2005,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