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锡林浩特、林西地区三叠纪过铝质花岗岩的成因及构造意义

被引:42
作者
叶栩松 [1 ,2 ]
廖群安 [3 ]
葛梦春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2] 广西壮族自治区遥感中心
[3]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三叠纪; 过铝质; S型花岗岩; 锡林浩特; 林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兴蒙造山带中段的内蒙古锡林浩特、林西地区新拟定了两条近东西向展布的过铝质花岗岩带,单颗粒锆石U-Pb表面年龄为(248.3±7.1)~(238.1±7.4)Ma,是印支期岩浆活动的产物。这套过铝质花岗岩岩性组合为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在岩相学特征上,呈浅灰-灰白色,暗色矿物含量低,部分岩体具淡色花岗岩的特点,并出现白云母和电气石等富铝矿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上属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系列,其高SiO2,低MgO、FeOT、CaO,高K2O及w(K2O)/w(Na2O)的特征,与典型的S型花岗岩特征类似,在主、微量元素的构造环境判别图中大部分落入同碰撞花岗岩区。结合新近有关该区微古化石、蛇绿岩及花岗岩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兴蒙造山带是一多旋回造山带,三叠纪过铝质花岗岩是晚海西-印支旋回晚期的产物,即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最终的对接时间为三叠纪。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内蒙古东部双井子中三叠世同碰撞壳源花岗岩的确定及其对西伯利亚与中朝古板块碰撞时限的约束
    李锦轶
    高立明
    孙桂华
    李亚萍
    王彦斌
    [J]. 岩石学报, 2007, (03) : 565 - 582
  • [2] 大兴安岭南段林西地区花岗岩类的源岩:地壳生长的时代和方式
    刘伟
    潘小菲
    谢烈文
    李禾
    [J]. 岩石学报, 2007, (02) : 441 - 460
  • [3] 内蒙古中部苏尼特左旗地区三叠纪A型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石玉若
    刘敦一
    张旗
    简平
    张福勤
    苗来成
    张履桥
    [J]. 地质通报, 2007, (02) : 183 - 189
  • [4] 北方造山带内蒙古中、东部地区二叠纪放射虫的发现及意义
    尚庆华
    [J]. 科学通报, 2004, (24) : 2574 - 2579
  • [5] 西拉木伦河-长春-延吉板块缝合带的最后闭合时间——来自吉林大玉山花岗岩体的证据
    孙德有
    吴福元
    张艳斌
    高山
    [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4, (02) : 174 - 181
  • [6] 内蒙古锡林浩特A型花岗岩的时代及区域构造意义
    施光海
    苗来成
    张福勤
    简平
    范蔚茗
    刘敦一
    [J]. 科学通报, 2004, (04) : 384 - 389
  • [7] 内蒙古满都拉地区二叠纪俯冲造山过程的岩石记录
    陶继雄
    白立兵
    宝音乌力吉
    郑武军
    苏茂荣
    [J].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03, (04) : 241 - 249
  • [8] 西藏定结地区高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岩浆源区研究
    张金阳
    廖群安
    李德威
    [J]. 地质科技情报, 2003, (03) : 9 - 14
  • [9] 内蒙古阿拉善盟巴音诺日公地区中三叠世花岗岩特征及构造意义
    张永清
    韩建刚
    胡凤翔
    [J]. 内蒙古地质, 2002, (04) : 15 - 20
  • [10]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南两类花岗岩同位素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
    陈斌
    赵国春
    SimonWILDE
    [J]. 地质论评, 2001, (04) : 361 -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