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余杭、临安和富阳交界区中生代侵入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10
作者
唐增才 [1 ,2 ]
陈忠大 [1 ]
胡文杰 [1 ,2 ]
董学发 [1 ,3 ]
吴小勇 [1 ]
袁强 [1 ]
机构
[1]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年代学; 地球化学; 锆石SHRIMP U-Pb定年; 中生代; 浙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P588.12 [侵入岩、深成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070901 ;
摘要
浙西余杭、临安和富阳交界区中生代岩浆侵入活动频繁,发育有闲林、千家花岗闪长岩,拔山、长乐桥二长花岗(斑)岩,鹤山坞和朱村花岗岩,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中生代岩浆侵入活动分为晚侏罗世(152~147 Ma)、早白垩世早期(139~137 Ma)和早白垩世晚期(104~103 Ma)3个期次,分别对应于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斑)岩、花岗岩的成岩时段,即由早期至晚期,岩性具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斑)岩→花岗岩的演变规律,与岩石HREE和LREE/HREE分异程度逐渐减弱的地球化学特征一致。余临富交界区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具有低TFeO/MgO(1.72~5.28)特征,且P2O5与SiO2呈明显负相关关系,属"Ⅰ"型花岗岩,为地壳深熔和壳幔混合作用的产物。研究表明,晚侏罗世花岗闪长岩形成于太平洋板块俯冲的挤压环境,早白垩世早期二长花岗(斑)岩形成于后碰撞挤压背景向伸展背景的转换阶段,而晚期花岗岩则形成于持续伸展扩张的构造环境。余临富交界区成岩时代与区域晚侏罗世(164~145 Ma)、早白垩世早期(139~135 Ma)和早白垩世晚期(109Ma左右)的3期成矿时代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显示了良好的找矿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451 / 467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61 条
[1]   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对浙皖马鞍山高分异岩体成因的约束 [J].
张建芳 ;
汪隆武 ;
陈津华 ;
朱朝晖 ;
刘健 ;
章明圆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5, 40 (01) :98-114
[2]   浙江建德岭后铜矿花岗闪长斑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J].
贾少华 ;
赵元艺 ;
王宗起 ;
武昱东 ;
王涛 ;
陈雷 .
地质学报, 2014, 88 (11) :2071-2085
[3]   赣东北塔前—赋春成矿带岩浆岩时代限定与序列划分及其意义 [J].
刘善宝 ;
王成辉 ;
刘战庆 ;
刘建光 ;
万浩章 ;
陈国华 ;
张诚 ;
张树德 ;
张小林 .
岩矿测试, 2014, 33 (04) :598-611
[4]   浙江省三期钼多金属矿化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王永彬 ;
曾庆栋 ;
屈文俊 .
矿物学报, 2013, (S2) :55-56
[5]   浙西北木瓜燕山期花岗斑岩的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厉子龙 ;
周静 ;
毛建仁 ;
余明刚 ;
励音骐 ;
胡逸洲 ;
汪惠惠 .
岩石学报, 2013, 29 (10) :3607-3622
[6]   江西乐平塔前钨钼矿中辉钼矿Re-Os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J].
黄安杰 ;
温祖高 ;
刘善宝 ;
刘消清 ;
刘献满 ;
张家菁 ;
施光海 ;
刘战庆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3, 32 (04) :496-504
[7]   浙江安吉多金属矿区坞山关杂岩体锆石LA-ICP-MS 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J].
唐燕文 ;
谢玉玲 ;
李应栩 ;
邱立明 ;
张欣欣 ;
韩宇达 ;
姜妍岑 .
地质论评, 2013, 59 (04) :702-715
[8]   浙江漓渚地区栅溪—广山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构造及找矿意义 [J].
张建芳 ;
解怀生 ;
许兴苗 ;
龚瑞君 .
中国地质, 2013, 40 (02) :403-413
[9]   冈底斯明则-程巴斑岩-夕卡岩型Mo-Cu矿床成矿时代与含矿岩石成因 [J].
孙祥 ;
郑有业 ;
吴松 ;
游智敏 ;
伍旭 ;
李淼 ;
周天成 ;
董俊 .
岩石学报, 2013, 29 (04) :1392-1406
[10]   钦杭成矿带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J].
徐德明 ;
蔺志永 ;
龙文国 ;
张鲲 ;
王磊 ;
周岱 ;
黄皓 .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12, 28 (04) :277-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