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对浙皖马鞍山高分异岩体成因的约束

被引:17
作者
张建芳
汪隆武
陈津华
朱朝晖
刘健
章明圆
机构
[1]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
关键词
锆石U-Pb;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马鞍山岩体; 浙皖相邻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P581 [岩石成因];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070901 ;
摘要
为了解由早期(伟晶、巨晶)斑状二长花岗岩、中期(细粒)花岗岩和晚期花岗(斑)岩脉组成的马鞍山杂岩体的成因,采用SHRIMP和LA-ICP-MS锆石U-Pb法厘定其侵入时代,年龄显示伟晶斑状二长花岗岩为132.2±1.6Ma,巨晶斑状二长花岗岩为127.7±1.2Ma,细粒花岗岩为128.3±1.1Ma,花岗斑岩脉为127.4±1.8Ma.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岩体从早到晚具有从钾玄岩系列向高钾钙碱系列演变特征,分异演化程度逐渐变高;斑状二长花岗岩具有高REE含量,轻重稀土分异较为明显,具较强负铕异常和弱右倾的配分曲线特征,富集K、Th、U、Rb等元素,弱亏损Ba、Sr、P、Nb、Ta、Ti等元素;细粒花岗岩及花岗(斑)岩脉具有较低REE含量,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具强负铕异常和"V"型配分曲线特征,富集K、Th、U、Rb等元素,强亏损Ba、Sr、P、Nb、Ti等元素.马鞍山岩体为浙西北-皖南地区早白垩世俯冲造山后陆内拉张作用环境下下地壳部分熔融的同源岩浆侵位结晶分异作用形成的产物,具有高分异I型花岗岩的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14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56 条
[1]   桂北圆石山早侏罗世A型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及意义 [J].
贾小辉 ;
王晓地 ;
杨文强 ;
牛志军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4, 39 (01) :21-36
[2]   江南造山带东部旌德高Sr/Y花岗闪长岩的形成机制及其构造意义 [J].
周洁 ;
姜耀辉 ;
葛伟亚 .
地质学报, 2014, 88 (01) :53-62
[3]   皖南宁国竹溪岭地区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及地球化学及其成因研究 [J].
陈雪霏 ;
汪应庚 ;
孙卫东 ;
杨晓勇 .
地质学报, 2013, 87 (11) :1662-1678
[4]   江南造山带东段旌德岩体锆石LA-ICPMS年龄和Nd-Sr-Hf同位素地球化学 [J].
周洁 ;
姜耀辉 ;
曾勇 ;
葛伟亚 .
中国地质, 2013, 40 (05) :1379-1391
[5]   浙西北木瓜燕山期花岗斑岩的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厉子龙 ;
周静 ;
毛建仁 ;
余明刚 ;
励音骐 ;
胡逸洲 ;
汪惠惠 .
岩石学报, 2013, 29 (10) :3607-3622
[6]   浙江安吉多金属矿区坞山关杂岩体锆石LA-ICP-MS 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J].
唐燕文 ;
谢玉玲 ;
李应栩 ;
邱立明 ;
张欣欣 ;
韩宇达 ;
姜妍岑 .
地质论评, 2013, 59 (04) :702-715
[7]   江西卧龙谷花岗岩和铜厂花岗闪长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对赣东北地区铜矿成矿地质背景的制约 [J].
郭博然 ;
刘树文 ;
杨朋涛 ;
王宗起 ;
罗平 ;
王永庆 ;
罗国辉 ;
王伟 .
地质通报, 2013, 32 (07) :1035-1046
[8]   福建太姥山地区和鼓山地区A型花岗岩对比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J].
李良林 ;
周汉文 ;
陈植华 ;
王锦荣 ;
陈正华 ;
肖依 .
现代地质, 2013, 27 (03) :509-524
[9]  
Chronology,Hf isotopes,geochemistry,and petrogenesis of the magmatic rocks in the Shizishan ore field of Tongling,Anhui Province[J]. GUO WeiMin,LU JianJun,JIANG ShaoYong,ZHANG RongQing,ZHAO ZhanJie.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3(06)
[10]   浙江漓渚地区栅溪—广山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构造及找矿意义 [J].
张建芳 ;
解怀生 ;
许兴苗 ;
龚瑞君 .
中国地质, 2013, 40 (02) :403-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