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干预司法的制度预防及其挑战

被引:36
作者
陈柏峰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干预司法; 治理性干预; 司法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 [司法制度]; D262.3 [党的干部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诸多旨在"防止领导干部干预司法,保障司法权独立公正行使"的制度措施,需在现实语境中讨论其可能的实践效果。领导干部干预司法,目前既有基于人情、关系和金钱的腐败性干预,也有基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治理性干预。"党管政法"的组织构架和法院的"合一制"组织模式,为干预提供了制度性渠道,而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形势是导致治理性干预的关键因素。相关制度措施在实践中可能遭遇复杂挑战。因监督困难、社会生态未变、职业伦理不高等原因,司法人员可能仍难拒斥腐败性干预,而禁止治理性干预将遭遇党政与司法的关系、社会治理、法官素养等多重压力。司法制度改革已有了政治性决断,进一步的实施需要细致的研究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再论人民法院审判权运行机制的构建 [J].
顾培东 .
中国法学, 2014, (05) :284-302
[2]   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研究 [J].
陈卫东 .
中国法学, 2014, (02) :20-49
[3]   中国土地执法摇摆现象及其解释 [J].
何艳玲 .
法学研究, 2013, 35 (06) :61-72
[4]   “党与政法”关系的展开——以政法委员会为研究中心 [J].
侯猛 .
法学家, 2013, (02) :1-15+176
[5]   “党管政法”思想的组织史生成(1949-1958) [J].
刘忠 .
法学家, 2013, (02) :16-32+176
[6]   论中国法院的“合一制”——历史、实践和理论 [J].
陈杭平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1, 17 (06) :57-68
[7]   熟人社会:村庄秩序机制的理想型探究 [J].
陈柏峰 .
社会, 2011, 31 (01) :223-241
[8]   案件请示制度合理的一面——从最高人民法院角度展开的思考 [J].
侯猛 .
法学, 2010, (08) :126-136
[9]   能动司法若干问题研究 [J].
顾培东 .
中国法学, 2010, (04) :5-26
[10]   关于能动司法与大调解 [J].
苏力 .
中国法学, 2010, (01) :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