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ⅡA对高血压肥厚心肌细胞游离钙离子及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李永胜
王照华
王进
严丽
雍永权
梁黔生
郑智
杨光田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急诊科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压力超负荷; 心肌肥厚; 血管紧张肽受体; 游离钙离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丹参酮ⅡA对腹主动脉缩窄的高血压大鼠肥厚心肌血管紧张肽Ⅱ受体(ATR)基因表达及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探讨丹参酮ⅡA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SD大鼠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高血压左室心肌肥厚模型,术后4周将手术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手术组(B组)、丹参酮低剂量组(C组,10mg·kg-1·d-1腹腔注射)、丹参酮高剂量组(D组,20mg·kg-1·d-1腹腔注射)及缬沙坦组(E组,10mg·kg-1·d-1灌胃)。用药8周后检测各组尾动脉压,取左心室组织检测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病理切片HE染色测量心肌纤维直径(MFD);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分别检测AT1受体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心肌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的变化。结果①C、D组的血压[(188±11、187±14)mmHg]显著高于A、E组[vs(117±8、136±15)mmHg,P<0.01],C、D组与B组[(186±13)mmHg]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C、D组和E组的LVMI、MFD均高于A组(P<0.05),显著低于B组(P<0.01)。③B组的AT1R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E组(P<0.05);C、D、E组的AT1R基因表达均未降至A组水平(P<0.05)。④B组细胞内[Ca2+]i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D组与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和C组仍高于A、D组(P<0.05)。结论丹参酮ⅡA可通过下调心肌细胞AT1基因表达、阻止心肌细胞的钙离子内流发挥逆转心肌肥厚的作用,该作用是非血压依从性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4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丹参酮对肥厚心肌L-型钙电流的影响 [J].
王照华 ;
梁黔生 ;
郑智 .
高血压杂志, 2006, (06) :450-454
[2]   丹参酮ⅡA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大鼠心肌肥大的机制 [J].
冯俊 ;
李树生 .
高血压杂志, 2005, (08) :488-491
[3]   Dynamic regulation of intracellular calcium signals through calcium release channels [J].
Masamitsu Iino .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chemistry, 1999, 190 :185-190
[4]  
Sodium tanshinone IIA sulfonate depresses angiotensinII-induced cardiomyocyte hypertrophy through MEK/ERK pathway. Yang L,Zou X,Liang Q,Chen H,Feng J,Yan L,Wang Z,Zhou D,Li S,Yao S,Zheng Z. Experimental and Molecular Medicine .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