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视角下能源价格、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变动效应研究——基于PVAR模型

被引:27
作者
冯烽
机构
[1]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广西财经学院信息与统计学院
关键词
能源效率; 能源价格; 技术进步; 面板向量自回归;
D O I
10.14120/j.cnki.cn11-5057/f.2015.04.005
中图分类号
F426.2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从内生性视角构建了分析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动态效应的经验模型,并以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能源价格、技术进步与能源效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及动态效应。结果表明:能源价格是调节能源效率的重要手段,能源价格上涨能有效提高能源效率;"软"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与正向冲击效应,但"硬"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及冲击在统计上不显著;能源价格与"硬"技术进步对改善能源效率的长期累计贡献相当且均大于"软"技术进步的长期累积贡献。结果提示,技术进步对改善能源效率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完成"硬"技术进步由生产效率导向型向节能导向型转变是实现技术进步促进能源效率提高的重要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碳强度俱乐部收敛性:理论与证据——兼论中国碳强度降低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J].
许广月 .
管理评论, 2013, 25 (04) :48-58
[2]   结构、技术、管理与能源利用效率——基于2000—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J].
原毅军 ;
郭丽丽 ;
孙佳 .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07) :18-30
[3]   能源价格、技术变化和信息化投资对部门能源强度的影响 [J].
樊茂清 ;
郑海涛 ;
孙琳琳 ;
任若恩 .
世界经济, 2012, 35 (05) :22-45
[4]   中国碳强度对行业发展、能源效率及中间投入系数的弹性研究 [J].
王锋 ;
冯根福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 29 (05) :50-62+120
[5]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中国区域能源效率分析 [J].
黄德春 ;
董宇怡 ;
刘炳胜 .
资源科学, 2012, 34 (04) :688-695
[6]   中国地区能源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孙敬水 ;
汪德兴 .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 (12) :77-81
[7]   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能源消耗强度——基于中国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 [J].
滕玉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7) :169-174
[8]   基于脉冲响应函数的中国钢铁产业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动态分析 [J].
史红亮 ;
陈凯 .
资源科学, 2011, 33 (05) :814-822
[9]   中国能源效率及其决定机制的变化——基于变系数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J].
傅晓霞 ;
吴利学 .
管理世界, 2010, (09) :45-54
[10]   能源价格上涨对中国第三产业能源效率的冲击——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J].
张宗益 ;
呙小明 ;
汪锋 .
管理评论, 2010, 22 (06) :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