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沙地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被引:24
作者
吴祥云 [1 ]
张黎 [1 ]
丁玉荣 [2 ]
王秋兵 [2 ]
卢慧 [1 ]
王晓娇 [1 ]
机构
[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 沈阳农业大学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土地利用; 土壤特性;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6.04.028
中图分类号
S15 [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以彰武县北部为样区,研究了科尔沁沙地农牧交错带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于土壤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草甸碱土草地开垦为旱作农田后,土壤次生盐渍化加重;草甸草地开垦成为水田,则有利于对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防止和抑制;固沙林地或草地开垦成为农田,在一定的程度和范围会导致土壤养分含量特别是速效养分N含量显著降低,土壤颗粒的粗化(沙化),且这种趋势随着开垦年限的增加而加重。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1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1]   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自然环境变化研究——以武川县为例 [J].
潘志华 ;
安萍莉 ;
刘亚玲 ;
郑大玮 ;
妥德宝 ;
不详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03, (05) :41-45
[12]   千岛湖流域坡地利用结构对径流氮、磷流失量的影响 [J].
吕唤春 ;
陈英旭 ;
方志发 ;
虞左明 ;
朱松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2, (02) :91-92+132
[13]   农牧交错带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原土壤的变化 [J].
刘良梧 ;
周建民 ;
刘多森 ;
I.V.Ivanov ;
V.A.Gemkin ;
V.Y.Prikod’ko .
土壤, 1998, (05) :225-229
[14]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成因分析 [J].
罗承平,薛纪瑜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1995, (01) :1-7
[15]   试论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区沙漠化土地整治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J].
朱震达 ;
刘恕 ;
杨有林 .
地理科学, 1984, (03) :197-20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