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系统研究

被引:17
作者
哈斯巴根 [1 ]
宝音 [2 ]
李百岁 [2 ]
机构
[1] 内蒙古财经学院旅游系
[2]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系统动力学; 呼和浩特市;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08.03.034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C924.2 [中国人口];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1407 ;
摘要
本文在传统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基础上发展了货币型人口承载力研究。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了呼和浩特市未来十几年不同社会经济情景下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变化,得出中方案相对较优方案。与此同时,本文以全国和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参照区域,分析了相对资源承载力,分别与SD模型预测的值比较,得出呼和浩特市未来十几年的发展态势。到2020年,以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参照区域对比研究的相对资源承载力为517.30万人口;以全国作为参照区域对比研究的相对资源承载力为1388.52万人口;以系统动力学方法来研究的中方案的小康型综合人口承载力为1104.4万人口。呼和浩特市的发展高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水平,愈来愈接近全国平均发展水平,这符合呼和浩特市未来发展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北方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 [J].
何春阳 ;
史培军 ;
李景刚 ;
潘耀忠 ;
陈晋 .
地理学报, 2004, (04) :599-607
[2]   从相对资源承载力角度探讨延安市可持续发展问题 [J].
郝俊卿 ;
王雁林 ;
樊根耀 ;
不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4, (02) :18-22
[3]   状态空间衡量区域承载状况初探——以环渤海地区为例 [J].
余丹林 ;
毛汉英 ;
高群 .
地理研究, 2003, (02) :201-210
[4]  
徐建华[著].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  
童玉芬著.人口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
[6]  
江景波,华楠编著.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