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态形成的心理机制及效应

被引:45
作者
杨宜音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关键词
社会心态; 共享现实性; 动力建构理论; 社会心理效应;
D O I
10.16822/j.cnki.hitskb.2012.06.002
中图分类号
C912.6 [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作为一种最为宏观和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社会心态的形成机制异常复杂。社会心态具有共享现实性的特征。从动力建构理论出发提出社会心态的向上模型、向下模型和互动模型,并且对社会心态互动模型中的相关重要变量,如社会认同、情绪感染、去个人化与去个体化、关系化进行阐述,可以进一步探讨社会心态的内部机制。社会心态的形成过程会带来一定的社会心理效应,如汇聚效应、多数人与少数人效应、群体极化效应、群体参照效应和皮格马利翁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2 / 7+145 +14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职业成熟度、心理控制源对大学生择业焦虑的影响 [J].
张玉柱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12, (01) :99-101
[2]   一种特殊的自我参照效应:群体参照效应 [J].
张海钟 ;
张鹏英 .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 33 (02) :39-43
[3]   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关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 [J].
杨宜音 .
社会学研究, 2006, (04) :117-13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