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填海造地时空分布遥感监测及其影响初步研究

被引:21
作者
吴越 [1 ,2 ]
杨文波 [1 ]
王琳 [1 ]
张忠 [1 ,2 ]
李继龙 [1 ]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
[2]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关键词
曹妃甸; 填海造地; 遥感; 主成分分析;
D O I
10.13984/j.cnki.cn37-1141.2013.01.016
中图分类号
TP79 [遥感技术的应用]; P75 [海洋工程];
学科分类号
081102 ; 0816 ; 081602 ; 083002 ; 1404 ; 0814 ; 081505 ; 0824 ; 082401 ;
摘要
本文基于2003、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和2011年共8景遥感影像数据,融合后经主成分分析(PCA),获得7个时段曹妃甸填海造地的时空分布信息。研究表明:2003-2011年期间,曹妃甸填海造地面积约274.7km2,其中永久陆地区域231.9km2,2003年填海造地工程开始后,填海造地面积逐年增长,其中2007-2008年期间填海造地面积增幅最大,近几年填海造地的面积有所下降;围填海造地后,曹妃甸海域的滩涂面积逐年减少,滩涂生物的生存空间减少;工程建设改变了原有海水潮流的自然流向,阻碍了海水的对流和交换。
引用
收藏
页码:153 / 15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基于RS数据的黄河三角洲湿地信息提取及湿地动态变化研究附视频 [J].
李东颖 ;
杨文波 ;
王琳 ;
陈红波 ;
李小恕 ;
石静 ;
李继龙 .
海洋湖沼通报, 2012, (01) :100-109
[3]   基于遥感影像的厦门市填海造地的进程研究 [J].
邱惠燕 ;
曹文志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9, 34 (09) :25-28
[4]   围海造地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J].
于格 ;
张军岩 ;
鲁春霞 ;
谢高地 ;
于潇萌 .
资源科学, 2009, 31 (02) :265-270
[5]   厦门市填海造地的遥感PCA识别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J].
李禺 ;
李杨帆 ;
朱晓东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1) :161-169
[6]   海湾资源开发的累积生态效应研究 [J].
林桂兰 ;
左玉辉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3) :432-440
[7]   江苏王港海岸湿地的围垦现状及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J].
王爱军 ;
高抒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6) :28-35
[8]   填海造地生态损害评估: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 [J].
彭本荣 ;
洪华生 ;
陈伟琪 ;
薛雄志 ;
曹秀丽 ;
彭晋平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5) :714-726
[9]   基于主成分变换的动态监测变化信息自动发现 [J].
冯德俊 ;
李永树 ;
兰燕 .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4, (36) :199-202
[10]   基于遥感影像的深圳湾填海造地的初步研究 [J].
宋红 ;
陈晓玲 .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259-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