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挺水植物生理生态特性和污水净化效果研究

被引:9
作者
赖闻玲 [1 ,2 ]
胡菊芳 [1 ]
陈章和 [1 ]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省高等学校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植物发育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2] 赣南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挺水植物; 生物量; 根形态结构; 根径向泌氧; 光合作用; 净化效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采用人工气候室水培系统以人工污水培养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花皇冠(Echinodorus berteroi)、菖蒲(Acorus calamus)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4种挺水植物,比较它们的根和地上部分生物量、根长、根寿命、根孔隙度、根径向泌氧量(ROL)、光合作用等生理生态特性及对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ROL与根孔隙度、光合速率、地上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根长极显著正相关(P<0.01);TP的去除与光合速率、COD的去除与ROL显著正相关;TN的去除与生物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但与根生物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的比值(根茎比)显著负相关(P<0.05)。慈姑和花皇冠拥有庞大生物量和发达的根系,根孔隙度、ROL和光合作用等生理指标较高,在水培系统中的污水净化效果接近甚至优于菖蒲和芦苇,是构建人工湿地的优良植物。
引用
收藏
页码:421 / 42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植物光合特性及其对湿地DO分布、净化效果的影响 [J].
黄娟 ;
王世和 ;
雒维国 ;
鄢璐 ;
钟秋爽 .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11) :1828-1832
[2]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植物光合作用特性的研究 [J].
黄娟 ;
王世和 ;
雒维国 ;
钱卫一 ;
鄢璐 .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06, (02) :55-57
[3]   植物光合及蒸腾特性对湿地脱氮效果的影响 [J].
雒维国 ;
王世和 ;
黄娟 ;
鄢璐 ;
黄俊 .
中国环境科学, 2006, (01) :30-33
[4]   人工湿地中水生植物的作用和选择 [J].
吴建强 ;
阮晓红 ;
王雪 .
水资源保护, 2005, (01) :1-6
[5]   水生植物的气体交换与输导代谢 [J].
成水平 ;
吴振斌 ;
夏宜琤 .
水生生物学报, 2003, (04) :413-417
[6]   两栖榕在人工湿地的生长特性及其对污水的净化效果 [J].
靖元孝 ;
杨丹菁 ;
陈章和 ;
陈兆平 .
生态学报, 2003, (03) :614-619
[7]   宽叶香蒲人工湿地对铅/锌矿废水净化效能的研究 [J].
阳承胜 ;
蓝崇钰 ;
束文圣 ;
不详 .
深圳大学学报 , 2000, (Z1) :51-57
[8]   两种人工湿地中氮、磷净化率与细菌分布关系的初步研究 [J].
张鸿 ;
陈光荣 ;
吴振斌 ;
邓家齐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4) :575-578
[9]   潜流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芦苇的生长特性及净化能力 [J].
张甲耀 ;
夏盛林 ;
崔克辉 ;
何之常 .
水处理技术, 1998, (06) :55-59
[10]   香蒲、灯心草人工湿地的研究──Ⅱ.净化污水的空间 [J].
成水平 ;
夏宜琤 .
湖泊科学, 1998, (01) :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