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赌协议第一案”的法律经济学分析

被引:50
作者
潘林
机构
[1] 山东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对赌协议”; 契约自治; 管制; 理性选择; 效力性强制规定; 程序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6 [合同法]; D920.5 [解释、案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赌协议第一案"判决作为金融创新中公司法管制干预契约自治的重要样本,其管制目的与合同无效法律后果的悖论、强制规范与合同效力的武断捆绑及管制方法的细则化误区,存在脱离私人选择、抑制和扭曲私人选择、遮蔽私人选择等问题。主体理性选择是商事秩序的基石,公司法管制对契约自治的干预应作如下改变:在技术维度上,认真对待交易,克服管制的裁判惯性对完整理解交易构造的障碍;在规范维度上,限缩效力性强制规定的范围,将否定合同效力作为实现管制目的的最后手段;在方法维度上,从细则化转向程序化,在主体的选择和竞争中为金融创新释放更大的自治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171 / 18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适应性效率理论与公司法的适应性——以创业投资为样本的研究 [J].
于莹 ;
潘林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 53 (06) :86-92+175
[2]   认真对待公司法:基于股东间协议的司法实践的考察 [J].
陈群峰 .
中外法学, 2013, 25 (04) :831-846
[4]   比例原则下的无效合同判定之展开 [J].
黄忠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2, 18 (04) :46-59
[5]   公务员订立营利性投资经营协议的效力及其法律后果——从张继峰入股煤矿案谈起 [J].
孙良国 .
法学, 2010, (10) :133-143
[6]  
以公法规范控制私法契约——两岸转介条款的比较与操作建议[J]. 苏永钦.人大法律评论. 2010(01)
[7]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司法适用 [J].
石少侠 .
当代法学, 2006, (05) :3-8
[8]   主流范式的危机:法律经济学理论的反思与重整 [J].
张建伟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5, (04) :51-62
[9]   理性选择理论与法经济学的发展 [J].
魏建 .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1) :101-113
[10]  
合同法总论[M]. 法律出版社 , 韩世远, 2011